安邦保险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知识分子搞戊戌变法,没文化的搞义和团,觉 [复制链接]

1#

晚清历史上曾爆发过两次著名的社会运动,一次是戊戌变法,一次是义和团运动,对于这两场运动我们该怎么来认识呢?我认为应该从他们的观点和历史局限性这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和总结。

我们先来看看他们的一些比较具体的观点,在这两场爱国救亡运动中,维新派大力宣传“优胜劣汰”的理论,他们说:“吾既自居于弱昧,安能禁人之兼攻?吾既日即于乱亡,安能怨人之取辱?”

这段话翻译过来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就是说我们既然是愚昧和落后的,怎么可能能阻止别人想要来欺负我们呢?我们都已经处在亡国灭种,朝不保夕的地步了,又怎么还能抱怨有人会取笑我们侮辱我们呢?他们这种观点是想抱怨吗?不是,因为搞戊戌变法运动的都是当时的社会精英,他们提出这个观点,指出这个问题其实就是想要为解决这个问题而奋斗!他们是怎么做的呢?他们很快就行动了起来,发动了戊戌变法,想要通过变法实现晚清的社会改革,让晚清重新变得强大起来。

我们阅读历史就会发现,在整个戊戌变法的过程中,戊戌变法派都没有提到过要使用武力来抵抗外辱,是戊戌变法派都是傻瓜,都没有想到这个问题吗?不可能!因为他们是一群社会精英,治国安邦需要文武兼备,作为当时的社会精英分子,他们怎么可能会不知道想要改变落后就要挨打的局面,就必须要有强有力的*事支撑呢!

可他们明明知道,为什么偏偏就从不提起呢?原因是什么呢?答案很简单,那就是他们根本就不认为抵御外辱需要靠*事手段,因为他们认为抵御外辱只要搞好晚清自己的社会体制改革,把自己给发展的富有强大了,外辱自然也就消失了!

戊戌变法从年6月11日开始搞起,只坚持了天,同年的9月21日他们就被慈禧发动了一个戊戌*变给打败了。

戊戌变法失败后,光绪帝被囚,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日本,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杀。

戊戌变法的失败说明当年搞戊戌变法的那群人的想法和观点不行,他们的办法不适应当时的实际,经不起实践的检验,行不通。

戊戌变法派失败了,紧跟着义和团运动又兴盛起来了。

年10月上旬,山东省冠县飞地蒋家庄(今邢台市威县),教民和当地民众发生冲突,义和团冲击当地的教堂。知县蒋楷派兵前往镇压。朱红灯率团民数百人与清*进行战斗,将其击败。随后义和团形变成了星火燎原之势,在短短不到是三个月的时间里就变成了一个人数和名声传遍了天下的强大组织,晚清的义和团运动正式兴起。

义和团成员的身份十分复杂,当时上至王公贵族,达官显贵,下至普通官兵,百姓甚至是妓女寡妇,地痞流氓,几乎什么样的社会角色的人都有。

当时的义和团之所以能兴起得那么神速,其实还是因为当年晚清时期的社会矛盾已经达到了人人都想要爆发的阶段了。

当年的人为什么人人都想要爆发呢?原因是被洋人的入侵和晚清统治集团的腐朽统治给害的,当时人们生活上的痛苦和精神上的愤怒已经达到了难以压制的地步,所以一有火星就星火燎原了!

就当时而言,改变生活的途径有三种:一、搞社会改良也就是搞社会改革;二、搞反抗运动,也就是搞造反,搞改朝换代;三、搞灭洋运动,先打跑洋人再想着过日子。

戊戌变法是社会改良派,他们失败了,他们的办法经过实践后被证明了,行不通!搞改朝换代,当时有人想搞,可是还没有能挑起大梁的人和组织,所以和朝廷合作一下,搞个灭洋运动,先出一下那口被洋人给欺负的想想就恶心地想吐的恶气,也许可以在打跑洋人后就会有好日子过,就成了当时的人最切合实际的选择。

那么当时的义和团的观点是什么呢?通过他们的揭帖,也就是他们的宣传单就可以很清楚,他们当时在揭帖上说:“神助拳,义和团,只因*子闹中原。……升*表,焚香烟,请来各等众神仙。……挑铁道,把线砍,坚决毁坏火轮船。……一切*子都杀死,大清一统庆升平。”

义和团这个帖子上写得很明白,他们的认为生活的不好全是因为洋人给闹的,所以他们认为想要过好日子,那就应该扶保大清,和朝廷一起与洋人进行战斗,把洋人统统杀死,把洋人都杀光了天下就太平了,大家就能过上好日子了。

义和团对当时社会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表面现象,认为他们生活的不幸和不开心全是因为洋人入侵造成的,想要过好日子那就应该和洋人进行战斗,把洋人全都给消灭掉。而他们斗争的办法更是还很愚昧,认为通过吃符请神,有了神灵的保佑,破坏了洋人的铁路,电线,毁了他们的轮船,把他们能看见的洋人全都杀死,他们就能打败洋人,从此就能过上好日子了。

虽然在对社会问题的认识上,义和团根本就没能和戊戌变法派的精英们一样的深刻,认识到想要图强,想要过好日子,就得从改变社会制度这个根本上下手,办法也远远比不上戊戌变法派,但是毫无疑问,义和团的运动在当年确实是和戊戌变法一样,是一次以爱国救亡为目的而发动起来的社会运动。

我们知道其实当年的义和团运动在实际上极大地左右了大清*府,帝国事实上的最高领导人慈禧太后最后很是疯狂地向所有列强发布了宣战令,慈禧不是傻瓜,她发疯的真正原因我猜测的话那就是从一开始就是想要借洋人的手扑灭义和团的火,从而解了义和团对大清*权的潜在威胁。

年8月13日,联*进抵北京城下,8月14日凌晨,八国联*对北京发动总攻,并攻破东直、朝阳、东便、广渠各门进入北京,董福祥的甘*和义和团坚持抵抗,慈禧见势不妙,遂带领光绪帝、隆裕皇后等人汇合部分王公、太监于15日晨出神武门西逃。

联*继续进攻北京,经巷战后于16日攻陷北京。12月10日列强成立管理北京委员会对北京进行统治。北京失陷标志着义和团运动失败,因为慈禧从北京逃跑的时候就把责任归到了义和团头上,并向清*下达了剿灭义和团的命令,在随后与列强协商谈判时更是签下了坚决镇压国内排外运动的条约。

这意味着以慈禧为首的晚清*府在事实上与外国列强在镇压大清王朝的民众运动上结成了*治和*事同盟,从此晚清*府变成了西方列强的保护对象,但也真正变成了西方列强的奴才,因为从那一天开始晚清*府就再也不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府了,一个听令于外国人,联合,允许外国人杀自己的国民的*权,必然失去民心,失去了民心也就失去了*权存在的根基,没有了根基的清王朝,它的覆灭也就是只是时间问题了。

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这两场爱国救亡运动都失败了,但这两场运动在观点和局限上有着明显的不同,戊戌变法是当时的社会精英发起的要通过对*治制度进行改良,以从根本上实现国家富强,挽救民族危亡的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是当时的普通民众发起的要通过灭洋来实现幸福生活的自救运动。

戊戌变法的观点是当时中国民族危机的根源是社会制度落后造成的,只有通过变法维新,建立与资本主义经济相适应的*治制度,然后大力发展资本主义,才能使国家富强,才能挽救民族危亡。义和团的观点是当时民族危机的根源是洋人入侵,其实也就是资本主义入侵造成的,必须通过武力反抗将他们赶出中国才能解决问题。

相比较而言,维新派也就是戊戌变法派的观点在对社会问题的认识更深刻,更具有积极意义,他们认识到的只有通过自身的社会改革,中国才能从根本上求得富强和独立的观点,在当时是很有前瞻性也很正确的观点,但是他们不主张正面抗击帝国主义的侵略,不重视枪杆子却是很异想天开的,与戊戌变法派相反,义和团主张的应该正面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观点虽然在当时也一样是很正确很有积极意义的观点,可他们却又因为自身的局限性,不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