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患者可治吗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807/5602607.html“从小到大都是别人在帮助我,当我说‘谢谢’的时候,会有一种‘无力感’,你明白我的心情吗?”80后“拐杖妈妈”齐文英接着说,她想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地去帮助别人,做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是感恩,也是“释放”吧。
一个多雨的初夏,齐文英身着红装,显得格外精神。她说,红色是她最欢的颜色。话题自然地落在了志愿服务和公益事业上,她认为这是自己人生的一部分,是生命里的亮色。
一颗爱心种子的“萌发”
年,齐文英出生在湘潭县一个小山村。2岁的时候,一场高烧突如其来,妈妈拿着家里仅有的医院治疗。医生摇着头说,孩子患了小儿麻痹症,不能走了。
7岁那年,看着哥哥弟弟都背着书包去上学了,齐文英央求父母也送她读书。父亲走进屋后的山林,做了一副小木拐递给她说:“文英,你得自己站起来。”
“命运不公,我要和它斗争,用知识改变命运。”齐文英暗暗对自己说。她拄着木拐杖,在父母的支持下、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开启求学之路。
近20年的时间里,齐文英完成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乃至研究生的所有课程,顺利拿到了硕士学位。
一路走来,齐文英艰苦奋斗的精神和自强不息的勇气,感动了身边的老师、同学,大家纷纷伸出援手帮助这个坚强的女孩。
读研期间,她与同学丈夫结下了姻缘。
为了方便照顾齐文英,同学们沿袭了“传统”做法,大家轮流接送她上课。在接送“小组”中,齐文英渐渐发现王玉晴与其他同学不一样。
“有一天,他对同学们说‘以后文英的接送都由我来负责’。”齐文英笑着回忆道。王玉晴每天都早早地来到宿舍,帮齐文英整理上课书本,送她上课;下课时,他守在教室门外,等待着接她去吃饭。
就这样,他们恋爱了。尽管行动不便,他仍然带着她去全国各地,走一走看一看。因为先天原因,平日里过着“三点一线”生活的齐文英,“视野突然就开阔了”。
“他无私地帮助我,照顾我的生活,甚至为了我放弃家乡山东的好工作。”王玉晴的细心与专注打动了齐文英。研究生毕业后,他们步入婚姻的殿堂。
年,齐文英剖腹产下一男婴,4年后,她和丈夫又添了一个女儿。由于盆骨的多次手术,怀孕和生产对于齐文英个人而言非常危险。她说:“健康的孩子是上天赐给我们最好的礼物。”
“一路走来一路坎坷,可越往前走,就越能看到阳光和希望。”齐文英说,她认识到了自己的价值,她想把爱心传递给社会上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一腔感恩社会的“激昂”
读研期间,在湖南省残联的推荐下,齐文英作为优秀残疾人大学生代表,来到湖南安邦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邦制药”)工作。
在安邦制药,残疾员工有自己的组织“学习张海迪小组”,齐文英是小组组长。平日里,她几乎将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这些“特殊”的组员中。
有一次,齐文英发现有位同事的腿有康复的希望,她医院、医生,鼓励同事树立康复信心,积极治疗。如今,这位同事已经丢开拐杖,可以正常行走了。
齐文英在企业发起了“周末公益三小时”,鼓励残疾职工走入社会做公益,通过公益活动来提升残疾群体的社会价值。
近10年时间里,小组成员在齐文英的带领下,走访慰问了上千名脑瘫、智障、自闭症、留守儿童等群体;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