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份,银保监系统共针对保险行业开出66张罚单,处罚金额超过.5万元。其中,对财产险公司开出的罚单数量的达到.5万元,占罚单总金额的71%。财险公司仍是监管处罚的重灾区。
胜泰智慧梳理11月银保监系统公开发布的罚单显示,11月份,银保监系统共针对保险行业开出66张罚单,而这一数据在上个月为张。本月的处罚金额超过.5万元。
其中,针对财产险公司的处罚金额最多.5万元,占比达到71%,开给代理公司的处罚金额为万元版,占比16%,寿险公司的处罚金额为78.5万元,占比10%,保险公估公司被罚大约为28.5万元,占比约3%。
对比本月和10月份监管机构的处罚力度来看,无论从罚单张数和罚单金额来看,都有所下降,但不变的是,财险公司仍是监管处罚重灾区。
从监管部门开给保险机构的罚单数量来看,本月保险机构中财险公司收到了数量最多的罚单,此外依次是代理公司、寿险公司和公估公司,当月经纪公司未有涉及。
据下图可以看出今年以来监管部门开出的罚单张数自10月份上升到年的最高值后,11月份又有所下降,本月平均每张罚单的金额环比稍有增加。
从各地监管机构开出的罚单数量来看,江苏监管局在本月开出高达18张罚单位列第一,其次是苏州监管分局开出8张,位列第二,南通监管分局开出7张位列第三,可见江苏地区的监管力度很强。
胜泰智慧舆情分析发现,11月份66张罚单中涉及虚列费用套取资金的罚单合计达到7项,其次是编制或提供虚假报告和给予投保人保险合同约定以外利益,因为这两项原因被罚的罚单数量各有4张。
财产险行业11月被罚.5万元
整体来看,财险行业依然是被处罚力度最大的一个细分领域。
从财产险公司被罚整体情况来看,11月财险公司共计收到33张罚单,涉及阳光财产保险、中国人寿财产保险、都邦财产保险、安邦财产保险、太保产险、大地财产保险等多家保险公司,总计罚款.5万元。其中,针对机构罚款万元,针对个人罚款84.5万元。
从处罚原因看,主要涉及编制或提供虚假报告、虚列费用套取资金、未经批准变更营业场所、给予投保人保险合同约定以外利益、文件制作不规范、未按规定建立完整规范的公估档案、未按规定使用经备案的保险费率等多项。其中,虚列费用套取资金出现频次最多,成为监管实施处罚的最主要原因。
本月中国人民财产保险收到的罚单数量最多,共计收到12张罚单,其中江苏地区收到了8张,包括南京市城南支公司、南京市分公司直属营销服务部、南京市江宁支公司、南京市分公司在内的4家支公司被罚,具体来看被罚原因包括虚列费用、给予投保人保险合同约定以外利益、违规跨区域经营车险业务等。
2家财险公司被罚50万以上
相较于财产险公司,人身险公司处罚金额相对较少。年11月,银保监系统针对人身险公司的罚款金额累计78.5万元,其中针对机构罚款62万元,针对个人罚款16.5万元。本月被罚金额最大的保险机构来自财险公司。
本月中国人民财产保险昌江支公司收到监管部门开给保险业的一张最大额罚单。琼银保监罚决字〔〕9号显示中国人民财产保险昌江支公司因承保档案存在部分虚假资料;将未达到保险条款约定理赔条件的保险事故理赔档案提交核赔;理赔档案所附气象证明资料不真实三项案由被监管部门罚款80万元。
此外被罚金额最多的一家公司也是来自中国人民财产保险,11月7日,江苏监管局发布苏银保监罚决字〔〕39号显示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南京市江宁支公司因虚列费用被罚50万。
本月保险中介机构共计收到24张罚单,南京诺正保险公估、江苏宁价保险公估、泛华保险公估、南京福海保险公估等中介机构悉数被罚,具体来看,代理公司被罚万,工作人员被罚25万,共计北伐万;公估公司被罚11.5万,工作人员被罚17万,共计被罚28.5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