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邦保险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晋阳之战仗早都打完了,战后报告到现在也争 [复制链接]

1#
寻常性白癜风 https://m.39.net/baidianfeng/a_4548769.html

自从地球上出现了人类,为了在这个星球上生存下去,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成了人类历史进程中灿烂的篇章。

这里面战天斗地主要体现在科技方面,人类不断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来改造这个居住环境,尽管一开始比较缓慢,但与人斗则明显要激烈很多。

为了争夺有限的各类资源,从最初的个人之间的打斗,发展到部落部族之间的争斗,最终发展到了斗争的最高级形式,国与国之间的战争。

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是个战争频繁的年代,动不动伏尸百万血流漂橹,虽然这样的描写有夸张的成分,但战争的惨烈程度却是不言而喻的。

战斗是残酷的,但也总有结束的一天,但偏偏有这么一场战斗,事实已经非常清楚,各方力量对比也很明确,结果也是板上钉钉,但是关于他的争论,却持续了千年,一直是喋喋不休,这就是历史上影响了春秋战国分水岭的晋阳之战。

(01)霸主的消失

先秦时代的周朝,诸侯国林立,周王室这个大哥慢慢控住不住下面小弟的时候,就开始出现下面各种火并场面的出现,一度十分混乱,弄得很多大佬都做出了有失身份的举动。

那个有能力的人一看这样下去可不行,大家祖上都是亲戚,而且都是世代相传的贵族,弄不懂弄得有失体面可不行,于是不同时期分别有五个特别厉害的小弟,站出来说,大家都大哥的,我来负责维护这个秩序。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春秋五霸,都是打着维护大哥尊严的旗号,做着自己想做的事情,这里面时间最长,实力最雄厚的就是晋国,是当之无悔的春秋第一霸。

春秋之后是战国,但就是这么一个实力最雄厚的晋国,到了战国时代却消失了,而且是消失的无影无踪,一个在打个早就不行,小弟们争第一的时代,一个实力最强悍的小弟怎么说没就没了呢?

是被被人打没的吗,毕竟那是个亡国三十六,弑君七十二的时代,但这个晋国还真不是,尽管它在那个事情经常和人打架,对手实力还非常强悍,但事实上当时的晋国已经强大到没人可以消灭他的地步。

一个强大到没人可以打败他消灭他的国家,突然消失的无影无踪,要知道当时公认的实力孱弱的卫国,居然一直存在到秦朝建立之后,一个大国突然消失于历史舞台,这也太不合常理了。

就像《名侦探柯南》里说的那样,真相永远只有一个,当排除了所有可能之后,剩下的再不可能就是真相,那么晋国的真相就是,的确没人杀的了他,他是自杀的。

(02)一对三的决战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次攻城战,但是晋阳之战的影响和意义,一定可以位列前十,因为这是中国历史上春秋和战国的分界线,从此中国历史从春秋时代进入了战国时代。

就如同缩小版的周朝一样,周天子已经无法控制下面的诸侯国,而在晋国内部,晋国国君也已经无法控制他内部的家臣,而当时最厉害的有六大家臣。

这六大家臣在内部叫做六卿,分别是韩、赵、魏、智、范、中行氏,他们是从晋文公时代设三军时候就开始了,这里面又以智氏实力最为强大。

在智史吞并了实力较弱的范氏和中行氏之后,实力和野心都开始变得膨胀起来,逐步把自己的贪念伸向了其他三家。

智氏家族的族长叫做,他首先是向韩氏要土地,韩康子子认为实力不行,于是忍痛割爱,之后智瑶又向韩氏家族要土地,这次韩康子也忍了,毕竟在那个礼崩乐坏的年代,谁的拳头大,谁就说了算。

但万万没想到,问赵氏要土地的时候,赵氏的家长赵无恤斩钉截铁的说不给,果断的拒绝了智瑶的请求,结果可想而知,恼羞成怒的智瑶拉上了其他两家,一起攻打赵氏。

四大家族,瞬间分出了三大梯队,位于最底层的赵氏,随时面临着被直接瓜分的危险,重步范氏和中行氏的后尘。

战斗非常惨烈,在冷兵器时代,攻城战从来都是伤亡最大最惨烈的战斗,此时赵氏家族死守晋阳城,与三家联军一起做着最后的抗争。

赵无恤敢于正面硬抗三家联军,那也是有底气的,晋阳城经过多年的经营,早已成了一座防御力非常强的城市,三家联军一时间损失颇多很难攻进去。

别看现在很多史料都尽在了智瑶的很多不靠谱行为,那大部分原因都是因为这次战斗他失败了而已,但是当时的人们绝不是这么看的,当时的智瑶下决定一定要拿下赵氏,这样对自己对联军都是有好处的。

于是智瑶想出了一个连军事专家孙子都没有想出来的办法,那就是水攻,利用晋河灌城,用水作为先锋攻击这个坚固的城市。

这在当时绝对是个全新创举和战术,因为之前根本没人想到过这种办法,正好晋阳城就坐落在晋水的北岸,这个从晋阳的名字上就能看出来,晋阳的意思就是晋水之阳,中国有很多类似的地名都可以这样望文生义。

史书记载:

三家以国人围而灌之,城不浸者三版

三版差不多就是一米,也就是说晋水完全包围了晋阳城,而且离越过城墙也就只有一米的距离了,此时的赵无恤面临这巨大的挑战,生死存亡的时刻,他究竟该如何应对这个局面?

(03)结束的战斗,不休的争论

就如同晋国的崩溃一样,想要打败强大的敌人,内部瓦解是最好的办法,于是赵无恤偷偷派出了使者同韩魏两家谈判,著名的成语唇亡齿寒就是出自这次对话:

臣闻亡则齿寒。今智伯帅韩、魏而攻赵,赵亡则韩、魏为之次矣。

意思说的很明白,原本是六大家族,各个击破,现在赵国要是再亡了,很快就轮到你们了,结果本来就对智瑶不满的韩魏两家被说动,决定三家一起来一个偷袭,打败智瑶后瓜分了他的土地和财富。

事情在最危急的关头得到了反转,实力最强的智氏家族被灭了,从此诞生了三个实力强悍的国家,韩赵魏,晋国不复再在,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三家分晋的故事。

晋阳之战是这么结束了,但是关于这场战争的争论却一直没有停止,那就是关于晋阳之战,到底算不算是战国时代的开始。

晋阳之战发生在公元前年,也就是这一年韩赵魏三家灭了直氏,从此历史进入了战争更加惨烈的战国时代。

这种说法看上去没什么问题,但是却遭到了一个人的坚决反对,关键这个人还是个写史书的,这个人就是司马光,在他的《资治通鉴》里就强烈反对,把三家分晋作为历史的节点,而坚持把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也就是公元前年,作为春秋战国的分水岭。

这中间差了半个世纪,那么司马光为什么要如此执着的,把公元前年,定位春秋战国的分界线呢?

因为这一年发生了一件小事,韩赵魏瓜分了晋国之后,短时间内已经名震海内,重新成了一方霸主,战国七雄中他们都赫赫在列。

这件事也充分说明了晋国的实力之强,这一年韩赵魏三国突然想起来,自己这么牛了,是不是该让周天子补个手续啥的,于是打发使者问周天子要手续。

这个手续就是就是从周武王时代开始的分封,所谓分封就是周天子用一套礼仪程序封你做某个地方的领主,以后你就是这个地方的主人了。

此后诸侯国林立,但凡有新增的诸侯国,都要经过周天子的正式册封,但此事儿周天子早就不是当年的周武王时代了,诸侯国基本上也没人搭理他,这么三家都分晋这么久了,才想起来去找周天子补个手续,要不然自己的身份确实有点尴尬。

于是公元前年,周威烈王正式下令,封韩赵魏三家为诸侯,从此三家有了正是的名分,但在那个比拳头大的时代,这个名分完全就是可有可无的,乱臣贼子都能封侯,这个名分早已经不重要了,但有了的话毕竟还是面子上好看一点。

司马光写的《资治通鉴》绝不是一本史书,而是一本政治书,他要阐明的是君臣大道,希望皇帝看了能够明白治国安邦的道理,而不是去了解历史。

在司马光的眼里最重要的就是名,这是从孔子那里一脉相承的,凡是正名是第一要务,不管你是不是事实上如何,只要名分不改,我就永远不承认你。

就像三家分晋,哪怕是事实上早就分过了,而且都半个世纪了,韩赵魏三国早就过的风生水起赫赫有名了,但司马光坚持不认可,一定要等到周天子认可了这件事之后,司马光才认为这才是名正言顺。

禅定时刻:漫长的历史中,有人在乎名分,有人在乎事实,电影《一代宗师》里说,人活在世上,有的活成了面子,有的活成了里子,那么你现在处在什么时刻,是跟在乎面子还是更在乎里子,欢迎留言讨论。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