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23日,安邦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邦集团)原董事长、总经理吴小晖因涉嫌经济犯罪,被依法提起公诉。
3月28日,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提起公诉的吴小晖犯集资诈骗罪、职务侵占罪一案。吴小晖被指控集资诈骗罪实际骗取.48亿元,职务侵占亿保费。
本次庭审涉及两项罪名、四大证据以及两大争议点,以下为盒饭财经对上海一中院内容整理编辑:
整编丨盒饭君来源丨盒饭财经(ID:daxiongfan)
两项罪名
集资诈骗罪:实际骗取.48亿元
年,吴小晖隐瞒对产业公司的实际控制关系,通过产业公司控股安邦财险、安邦集团后,以安邦财险为融资平台,指令该公司开发投资型保险产品并主导产品设计,授意制作虚假财务报表、宣传折页等申报材料,骗取中国保监会的销售批复,向社会公众招募资金。
年7月,在投资型保险产品销售金额超过保监会批复规模后,吴小晖无视监管规定,仍然下达超大规模销售指标,并以超募资金两次增资安邦集团及安邦财险,虚构偿付能力,披露虚假信息,持续向社会公众进行虚假宣传,非法募集资金规模急剧扩大。
截至年1月5日,累计向万余人次销售投资型保险产品,超出批复规模募集资金人民币.67亿元,并将部分超募资金转移至吴小晖实际控制的产业公司,用于对外投资、归还债务、个人挥霍等。至案发,实际骗取.48亿元。
财物侵占罪:共计亿元
年1月,吴小晖利用担任安邦财险副董事长,全面负责该公司经营管理的职务便利,指使公司高管采用划款不记账的方式,将保费资金30亿元划转至吴小晖实际控制的产业公司。其中,29.25亿元用于支付吴小晖实际控制的产业公司拖欠工程款及利息,其余0.75亿元沉淀于吴小晖实际控制的产业公司。
年6月,吴小晖利用上述职务便利,指使他人采用划款不记账的方式,将保费资金70亿元划转至吴小晖实际控制的产业公司。其中,69亿元作为吴小晖实际控制的产业公司的自有资金,用于增资安邦财险,其余1亿元沉淀于吴小晖实际控制的产业公司。
公诉机关认为,吴小晖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许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特别別巨大;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资金非法占为己有,数额巨大;其行为已分别已触犯《刑法》第条、第条第一款规定,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以集资诈骗罪、职务侵占罪追究吴小晖的刑事责任。
对于被指控的事实和罪名,吴小晖均提出异议。吴小晖表示自己不懂法律,不知道其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吴小晖承认其控制的产业公司入股安邦财险、安邦集团,但否认曾担任安邦财险的副董事长;承认在销售投资型保险产品过程中曾收到保监会禁止超规模销售的监管函,但其个人理解没有超过规模。
对起诉指控事实有关的其他问题,吴小晖或者没有正面回答,或者部分否认。
在法庭调查举证、质证环节,公诉人向法庭进行举证,出示的证据分为主体情况、集资诈骗事实、职务侵占事实、综合证据四部分进行出示。
四大证据之一:揭开错综复杂的主体迷局
公诉人出示主体情况相关的证据。
安邦财险于年成立,成立时7家初始股东中,6家是吴小晖实际控制的产业公司,吴小晖先后任安邦财险的董事、常务副董事长。年,安邦财险变更为安邦集团。年,吴小晖任安邦集团董事长、总经理。
年3月和12月,吴小晖控制的中乒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30余家产业公司分两次增资亿元和亿元入股安邦集团。截至年12月1日,安邦集团注册资本亿元,吴小晖控制的37家股东公司控股比例达98.22%。
公诉人播放原安邦集团多位高管及吴小晖妹妹吴某某等证人的作证视频、出示证人证言,证明多家产业公司都是吴小晖个人所有和控制的公司,并利用其中38家公司,通过年6月和年的两次增资入股,绝对控制了安邦集团及安邦财险等子公司。
起诉书还显示,吴小晖将安邦财险作为融资平台,采用对安邦系公司与产业公司实施明暗两条线管理的方式,掌控核心财务人员,打通安邦保费资金与产业公司之间的划转通道,为其将安邦保费资金转移至产业公司作了充分准备。
吴小晖妹妹的证言还证实,吴小晖将其安排到产业公司工作,帮助设立和管理产业公司;吴小晖让其多次借用老乡或亲戚的身份证注册了大量空壳的产业公司,其中部分公司用于增资入股安邦。
公诉人还宣读或出示了其他安邦集团高管及工作人员,产业公司高管、工作人员、挂名股东等余人的书面证言,出示了工商查阅资料、产业公司名录等书证及司法鉴定意见书,与前述证言相互印证,进一步证实前述证言的内容。
吴小晖表示,自己不是安邦的筹备组组长;曾任安邦财险的董事和安邦集团的董事长,负责公司战略;作为董事长保留了否决权;有的产业公司以前的股东不是他,他也不知道有这么多产业公司。
辩护人提出原安邦财险、新安邦财险和安邦集团都是依法设立的。部分产业公司成立于安邦财险之前;部分相关证人系在产业公司成立后进入产业公司,并不清楚产业公司的成立情况,相关证言系推断。
公诉人出示证据,进一步印证吴小晖通过隐瞒对产业公司的实际控制关系,再通过产业公司又实际控制安邦集团、安邦财险的事实,以及通过明暗两条线的管理方式,达到转移保费至产业公司的目的。
公诉人宣读了安邦集团、产业公司高管及工作人员的证言,证明年3月,被告人吴小晖知道警方开始调查安邦集团后,指令众多高管和关键岗位员工外逃或休假逃避调查,更换电脑、手机,删除“邦邦”审批系统,清理电子邮件及销毁数据资料、工作记录等方式对抗调查,隐瞒、掩盖犯罪事实。
吴小晖认为,证人证言、行政认定函和司法鉴定意见等都不属实,其没有转移资金,增资款是真实的自由资金。吴小晖表示,其没有逃避监管、对抗审查。
四大证据之二:揭开骗取.48亿迷局
公诉人出示第二部分关于集资诈骗事实的证据。
公诉人出示相关证据,证明被告人吴小晖指令安邦财险开发投资型保险产品并主导产品设计;在超过批复规模后,保监会多次责令安邦财险整改,吴小晖未按要求整改,无视监管规定,仍下达超大规模销售指标,设置配套考核机制,要求安邦财险继续扩大销售规模。
吴小晖表示,销售额度是动态的,相关证人证言不属实。辩护人对证据的关联性提出异议,认为相关证据只能证明安邦可能存在违规行为。
公诉人出示相关证据,证明被告人吴小晖为了扩大保费融资规模,采用了以超募资金两次增资,藏匿保费,修改利润、调整数据,披露虚假信息,持续向社会公众进行虚假宣传等诈骗方法。
吴小晖表示,安邦财险和安邦集团没有隐瞒真相、虚假宣传的行为。辩护人提出吴小晖的行为只是违反了监管规定,没有欺骗保险客户,安邦集团的资金状况应当以实际经营情况为准。
公诉人对吴小晖及辩护人的意见作了回应:
本案证据能够证明新安邦财险承接原安邦财险的业务,新安邦财险的业务数据隐匿到安邦集团,未向保监会申报;安邦财险、安邦集团以超募资金增资、在安邦官方网站公布虚假财务数据,均属于向社会公众虚假宣传。
公诉人出示相关证据,证明吴小晖通过虚假投资、分红等名义将亿余元超募的保费资金,划转至其个人实际控制的产业公司,用于对外投资、归还债务等,至案发时,实际骗取.48亿元的事实。
相关证据还证明亿元和亿元两次增资款,均是被告人吴小晖以股权投资等名义将安邦财险超募的保费资金划出后经过层层流转,最终进入31家产业公司作为自有资金转入安邦资本金账户增资。
公诉人还出示证据,证明被告人吴小晖的集资诈骗行为系基于个人意志、为谋取个人利益而实施的个人行为。
吴小晖表示前述证据不属实,项目投资、注册资金、股权交易都是真实、合法的。辩护人提出,相关证据只能证明资金走向,与集资诈骗的事实没有关联性,最多是违规运用资金行为。
公诉人对吴小晖及辩护人意见作了进一步说明,指出相关证据能够证实,吴小晖假借投资的名义,将超募的保费资金划入产业公司作为自有资金增资安邦财险和安邦集团,并未将保费资金用于对应的项目,截止案发时产业公司尚有亿余元未归还安邦财险,根据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应认定为集资诈骗的犯罪事实。
四大证据之三:揭开侵占亿元迷局
公诉人出示第三部分关于职务侵占事实的证据。
公诉人出示相关证据,证明被告人吴小晖指使他人,将原安邦财险保费30亿元划转至产业公司,非法占为己有,用于归还拖欠浙江省公路管理局工程款债务,后又指使他人以虚构提前承兑期满给付保费的形式套取保费,填平30亿元资金缺口,以及产业公司并未使用自有资金归还30亿元保费的事实。
公诉人出示相关证据,证明被告人吴小晖指使他人从原安邦财险划出70亿元保费到产业公司,非法占为己有;又通过多层划转,用于其个人控制的5家产业公司对原安邦财险增资,该资金缺口后被虚列在在建工程科目,以及5家产业公司并未使用自有资金归还70亿元保费的事实。
吴小晖表示,30亿元已返还安邦财险、安邦集团,70亿元是用于购买房地产。
公诉人对吴小晖及辩护人的意见作了进一步说明,指出相关证据证实,30亿元和70亿元已被吴小晖个人实际控制的公司占有,这两笔款项均来源于安邦的保费;安邦存在大量的资金缺口;两笔资金经过穿透也就是层层追溯资金来源、去向查明,并未实际投入相关项目,而是用于产业公司还债和增资安邦财险。
四大证据之四:吴小晖对综合证据没有意见
公诉人出示第四部分证据,包括案发经过、指定管辖函、冻结、查封资产情况、中国保监会关于对安邦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依法实施接管的公告等综合证据。
吴小晖对该组证据没有意见。辩护人提出,保监会公告仅证明严重影响偿付能力的可能性,并非必然性。
吴小晖认为鉴定意见不客观。辩护人还提出安邦划转到产业公司的资金及回流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据此不能认定吴小晖个人占有涉案资金。
针对保监会、银监会出具的行政认定函,合议庭经评估后要求该会派员就行政认定函中的相关问题及本案造成的严重社会危害问题向法庭作了说明。
原保监会工作人员出庭说明,吴小晖利用保费进行巨额虚假注资,并隐瞒股权关系实际控制安邦集团;擅自超售投资型业务,骗取许可并隐匿业务编制虚假报告;隐匿并转移巨额保险资金至个人控制的空壳产业公司;持续向社会公众和监管部门披露保送虚假信息。上述违法违规行为均已查实,并严重违反《保险法》《会计法》《行政许可法》以及保监会相关规章规定。安邦的违法违规行为对保险市场和国家金融秩序具有严重的危害性。
原银监会工作人员也出庭说明,吴小晖未经监管部门批准,向社会不特定对象筹集资金,承诺还本付息,以合法形式掩盖其非法募集资金的行为符合非法集资的特征。
两大争议点
在法庭辩论环节,合议庭归纳本案的争议要点为:一是被告人吴小晖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是否具有非法集资行为,其行为是否构成集资诈骗罪;二是被告人吴小晖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是否利用职务便利侵占公司财产,其行为是否构成职务侵占罪。
公诉人发表了四项公诉意见:
一、被告人吴小晖的行为构成集资诈骗罪
首先,吴小晖的行为属于非法集资。保险法明文规定,保险公司应当在保监会批复的范围内经营。吴小晖指令安邦财险超出保监会批复的规模销售投资型保险产品,向社会公众吸收资金,违反保险法的规定,具有严重的违法性,属于非法集资行为。
其次,吴小晖在非法集资的过程中,采用了虚构安邦财险偿付能力及利润、隐藏保费收入和资金真实去向,持续向社会公众提供虚假财务报表等诈骗方法。
最后,吴小晖将非法吸收的公众资金假借投资等名义转移至个人实际控制的产业公司非法占为己有。吴小晖的行为符合集资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吴小晖指令安邦财险超批复规模发售投资型保险产品非法吸收公众资金,采用虚假投资、虚假分红虚假记账或不记账等方式将.07亿元超募保费资金转入其实际控制的个人产业公司,实际骗取.48亿元,根据司法解释规定,吴小晖构成集资诈骗罪,犯罪数额特别巨大。
二、被告人吴小晖的行为构成职务侵占罪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公司、企业等单位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将本单位的财务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构成职务侵占罪。被告人吴小晖的行为,符合职务侵占罪的构成要件,且数额巨大。
吴小晖利用担任原安邦财险董事、副董事长,全面负责安邦财险经营管理的职务便利,先后两次将本单位资金合计亿元用于个人控制的大量产业公司进行还债和增资安邦财险,已实际占有了单位资金,构成职务侵占罪。
三、本案的社会危害性
吴小晖的犯罪行为严重危及保险投资人资金安全,损害社会公众利益;严重背离保险业保障宗旨,扰乱保险市场秩序;严重破坏金融管理秩序,冲击国家金融安全。本案没有发生保险投资人的现实损失,是由于保监会对安邦集团、安邦财险及时接管,有效防止了金融风险和保险投资人利益的损失。
四、本案的法律适用、量刑情节及警示意义
吴小晖的行为触犯我国刑法规定,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以集资诈骗罪、职务侵占罪追究其刑事责任,并数罪并罚。吴小晖在案发后始终对其犯罪行为进行多种辩解,不具有坦白罪行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量刑情节。
吴小晖表示因法律知识欠缺,委托辩护人辩护。
辩护人认为,吴小晖及安邦违规使用保险资金给国家、社会带来了巨大风险,但起诉指控吴小晖犯集资诈骗罪和职务侵占罪的证据尚不够充足、事实不够清楚,吴小晖没有明确的非法占有目的。现有证据不能证明安邦资不抵债、也没有保民因受到损害而报案,在案证据仅能证明吴小晖及安邦存在超募资金、循环注资、转移资金至产业公司投资、虚设财务报表等违规行为。吴小晖的行为尚不足以构成集资诈骗罪和职务侵占罪。
针对辩护人的辩护意见,公诉人认为,在案证据足以产业公司系被告人吴小晖实际所有和控制,不再重复。吴小晖将保费用于个人公司还债、投资,具有将保费占为己有的客观行为,并且在长达十多年间不断以新还旧,从未用产业公司的自有资金归还,显而易见具有非法占有的故意。
关于集资诈骗罪和职务侵占罪的事实都有充分的证据证明。被告人所谓资金用于真是投资的辩解已被证据所推翻,相关资金均被被告人实际占有,投资只是为掩盖犯罪事实而虚构的名目。辩护人提出没有被害人和没有给投资人造成损失的辩护意见与客观事实不符。安邦财险的资产绝大部分都是投资人的保费,由于吴小晖的行为已造成偿付能力严重不足,已产生实际风险。被害人就是保险投资人,由于保监会接管才避免投资人的损失。安邦集团、安邦财险并无正常公司治理模式,非法集资行为系吴小晖出于个人意志,为了个人利益利用安邦财险实施,应当认定为个人集资诈骗罪。
在最后陈述阶段,吴小晖当庭表示深刻反省、致罪悔罪,并对自己的行为表示深刻的忏悔,感谢司法机关的帮助、教育和挽救,请求从轻处罚。
审判长宣布休庭,合议庭将根据庭审查明的事实、证据依法进行评议,择期宣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