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年3月21日,兴华中学高三班会课上,班委会计划收看中央电视台“主播说联播”节目,并组织同学讨论。
事件一:中美高层战略对话结束。
康辉(中央电视台知名主持人)评论:对话要比对抗好。通过这次战略对话,中国传递出了自己的声音,更展现了中国和这个世界互动的基本原则:我们已经完全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了,可以平视西方和美国了。“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时代已经不同了,今天,我们无需仰视,也不会接受被俯视。平视,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力量,一种自信的力量。
事件二:三星堆遗址最新考古发现。
康辉评论:打开这些文物“盲盒”的时候,感受到的是“震撼”,是惊艳,这也再次告诉了世界,中华文明是灿烂辉煌、源远流长的。我们常说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这也正是我们今天可以平视这个世界的底气所在。
事件三:3月21日,是一个节气,(年的)春分。(春分是农耕的重要时节,春分节气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阳光明媚。)
康辉评论:草木蔓发,春山可望。只要我们坚定做好自己的事情,做更好的自己,做更强的自己,就永远没有人可以居高临下地俯视我们。
“闻天下,定家邦”。作为班会主持人,请联系生活与实际,结合自己的感受与思考,围绕“主播说联播”的主要内容,写一篇字的班会开场词。
不卑不亢,不劝不沮
作者
周煜林
指导老师
龚政军老师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闻天下,定安邦”。很荣幸今天我来主持班会。庄子在《逍遥游》里称赞宋荣子“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诚然,在现代社会中这样的俯视与仰视的行为仍然存在,但更多的便是建立在人与人平等这一重要基础上的平视。小到个人家庭,在到社会国家,平视不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自信的力量。
然而取得平视的资格并不简单。平视与被平视都需要实力。时光拨回年前,同样是辛丑年,同样是中外的会谈,中国却家受奇耻大辱,割地赔款,奴颜婢膝。究其原因,便是清王朝腐败顽固、国力衰微。自那之后中华儿女们痛定思痛,以卧薪尝胆之气概,“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构筑起共和国的的脊梁,使得共和国站了起来。两甲子后的今天,中美高层战略会谈的结束便向我们展现了中国的重生。“我们完全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了,完全可以平视西方和美国了”这一庄严宣告的背后,便是强盛国力助推。
平视与被平视需要底气。而长期滋养我们的中华文化,自然也能给予我们底气与动力。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似一条长河,承载起无数智慧。近日三星堆遗址最新考古发现无疑是锦上添花,再次宣告了古代中国人民的伟大艺术成就。而历久弥新的中华文化更能给我们以自信与应对问题的方法,让我们于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中立足与发展。这也是我们被平视的底气所在。
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平视与被平视的取得,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业精于勤,荒于嬉。”做好自己的事情,看似简单,但能贯彻者少之又少。它需要坚持,需要良好的心态。若我们能做到这一点,便会输入源源不断的动力。若所有人都能做到这一点,这所有动力便会化为一股强大的合力,一齐推动社会进步。国家实力的强盛也源于建设者们做好自己的事情;古代文明的发现,也源于传承者们做好了自身的事情。这便是取得平视的先决条件。
同学们,大到国际社会,小到个人家庭,保持平视的目光,做到做好自己的事情。平以待人,不卑不亢。提升实力,汲取底气。唯有这样,人生这路才显平坦光明。
好,下面让我们带着思考,一起走进中央电视台“主播说联播”节目,并准备后面的交流讨论。
家长寄语
原本以为你是个只知道竞赛学习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没想你是个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并满怀家国情怀的热心青年。希望你扬起锐意进取的风帆,驶向成功的海岸。
雅礼届优秀作文汇总
雅礼,南雅高中18级爱心作文集
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
株洲南雅实验中学——必定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