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以影视作品的传播,让观众得以欣赏到颇具看点的商战题材剧,如《大宅门》《乔家大院》《大清微商》《鸡毛飞上天》等等。而首部湘商题材的电视剧《一代洪商》也走入大众视野。
洪商前身本是来自其它州省的客商。明清至民国时期,洪江作为有名的“七省通衢”,一直是重要的商埠之地,这个孕育着遍地开花机会的熙攘之镇,吸引着无数商贾来此创业,“一个包袱一把伞,来到洪江当老板”的商业佳话即因此而来。但由于地处偏远,朝廷并未在此设立州府,为了维护彼此利益而开设的会馆,承担起了无州府状态下的自治。历经几百年的沧桑,拼搏在洪江的一代代客商和他们的后裔,便成为了洪商。
《一代洪商》就是根据洪江的两大百年制油家族刘家、杨家的恩怨传奇故事所改编的电视剧,从民国年绵延至年,再现了洪商的那段辉煌历史文化,不仅科普了桐油的相关知识,诠释了商人间的博弈商战,与觊觎桐油的军阀日谍土匪等各路人马斗智斗勇,还原出历史巨变中他们的家国情怀和商贾理念。
在沧桑的桐子花歌声和着一幅唯美大气画卷中进入那个遥远的旧年间……
正在行祭祀大典的洪江商会和各省油商们被突如其来的安防使许安邦搅了这场盛典,皆因刚从鬼门关跑了一趟的许安邦正领命前来追责。因由杨同昌商号卖给英商的一批洪油出现纰漏,被查出质量造假。杨同昌矢口否认,情急之下爆出曾用清代底油验过,不可能有假。清代底油是千百年来验证桐油真假的祖传宝物,杨同昌的口风一露即惹来各方觊觎。
清代底油被杨同江儿子大江当信物已偷偷送给刘家天蝉。蒙在鼓里的杨同昌自是拿不出这祖传宝贝给上门来求证的众商家看,众人的质疑让他百口莫辩。商会罗会长和干挑爷于是让行业翘楚刘家出来验油服众。刘云湘了解到这批问题油原来是由杨大江跟进,杨同昌未必知情,验油结果也验证了此事,为了给杨家留条活路,刘云湘虽秉公宣告了结果但也用自家顶油替换解决了这批疵油问题。
不知就里的杨同昌因误会气愤又一次口不择言,要和刘云湘堵油,赌油即赌命,按照祖训失败方是要被沉塘的。心怀鬼胎的商会罗会长上门逼签赌油生死状,好在被赶来的八水族长阻拦。可不省心的杨大江再一次让自家老爸陷入困境,被许安邦拿来拿捏杨同昌签了字。刘云湘本来也以清代底油不见之事推搪,但底油在刘家之事还是走漏了出去,无奈之下,刘云湘只能布局上阵,再一次救下杨同昌,自己去接受沉塘之刑。
经此一事,让众人意识到此陋习的残酷性,一盘散沙的十大会馆和众商家意外团结一致,上诉商会希望废除此刑重订新规。但沆瀣一气的老狐狸罗会长和野心勃勃的许安邦岂能如大家所愿。
收到风声“如果两人和解杨同昌即被干掉”的刘云湘再一次拒绝了众人好意,开始有条不紊的安排后事,如交待油号各掌柜立即核算外来欠款,尽快还清,有股东要撤股信守当初承诺来去自由。告诫众人只要他们还在洪江做洪油,就不能把手艺丢了。嘱咐杨同昌货高招客远,杨家若想在洪江独领风骚,还要下一番苦功。等等。而杨同昌也在苦思后才明白刘云湘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救自己,内心愧疚自责不已。还好,刘云湘最后在水客邦的帮助下终能安然无恙。
灿烂的桐油花,独特的桐油工坊,签子客的庄重仪式等都让人目不暇接。刘云湘对行业的敬重,恪守祖训,坚守商业底线,吃亏是福的精神在这次赌油事件中展现无遗。
洪江虽地处偏远,但因盛产的桐油盛名在外,其特殊的性质,正是建船造舰的理想材料。20世纪初,各国都着力发展工业,桐油的重要性让英美日都想在这洪油买卖中分一杯羹。所陆续派入洋行进驻洪江。特别是日本的三井洋行,本就打着洋行的幌子为侵略战争做准备,其代表藤原为了清代底油,不遗余力的算计祸害着刘杨两家,赌油风波过后的刘云湘派人去溆浦运一批桐油材料回来,藤原获息后,联合土匪撞船抢劫,伙同团防史许安邦敲诈勒索,逼得刘云湘弹尽粮绝,百年的油号差点就破了产,但釜底抽薪的刘云湘,拿着和英德签订的新合同,用清代底油作为抵押进行了信用集资,逆风翻盘化解了此次危机。
罗会长和许安邦的贪得无厌给了藤原联手的机会,为了把刘云湘赶走,他借着许安邦之手接连打压刘云湘,就是为了获取洪油定价权,以达到袭断的目的,而刘云湘怎可能让洪江产出的洪油成为别人的嫁衣,成为别国控制本国经济的祸首,即使困难重重,打官司,游行示威,宁可亏钱,也决不妥协。
抗日时期以刘云湘为首的洪商们再一次挺身而出,以洪油做抵押跟美国签订借款合同,筹借到了万美元军费救国,为抗战出了一份重力。
而年轻一辈也延续了上辈人敢拼敢闯的精神,并利用所学新知识学以致用,积极开拓桐油的新市场,热血爱国,为了民族大义甚至牺牲也在所不惜。
每一次的困难重重,每一场的洪油商战,每一次的夹缝中求生存,甚至抛撒的热血青春…都刻画进了这浓重墨彩的20多年里。洪商坚守的传统信义,商人道义,家国大义的风骨被展现得熠熠生辉,悠悠流转的沅江水得以陪伴和见证了这段波澜壮阔的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