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哪家医院比较好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40412/c9oekn7.html前言:
泱泱大国礼仪之邦,指的就是我们中国。在我们国家,一个举止文明谈吐优雅的人,往往会被称为绅士。而在中国古代明清时期,绅士这个词是指有特定身份的一类人。
有一个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成语,叫作乡绅贵族。这个成语最早就指的是士绅阶级,代表的是一个在地方上有充足的资金、有权利、有文化、在朝中有地位、在民间有名望的特殊阶层。
士绅阶级的产生
1、选举产生
士绅阶级主要通过国家举行科举考试的方式来进行选举,他们在某一地方民间会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拥有很大的话语权。士绅这一类人在朝堂中的地位权力分布非常广泛,他们有的可能是在朝为官的大臣,也有的可能是官员候补人才或者是年迈将要退休的朝政大臣。总而言之,士绅他们虽然是平民,但其地位权力要在平民之上;虽然他们不是社会口中正统的官员,却在很多方面不亚于当朝的官员。
▲元末明初
2、官绅与商绅
他们在处理地方事务的时候,与很多当朝官员一样,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因此,百姓经常将士绅与官员统一称作官绅。除了这些之外,士绅其实不仅仅会和朝中大臣来往,他们还会经商,利用自己特殊的身份和有利的社会环境,积极与商人搭桥牵线互惠互利,以此来挣取更多的金钱。因此,当他们和商人往来时,在当时社会被并称为绅商。
▲士绅服饰
士绅阶级兴起
1、士绅精英
士绅阶级并不是在明清时期出现的,在此之前就已经在社会中存在。直到明朝中后期,士绅阶级的社会影响力才逐渐变大,逐步成为朝政上能够独立处理地方社会事务的主要阶级分层。士绅阶级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对明朝的社会不仅有利于其稳定的导向作用,还有利于对其良好风气的引领作用。
士绅阶层贯穿了明代的始终,对后期清朝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它在社会上所具有的高权利对于后期清朝的建立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清朝统治者之所以能够坐稳江山,少不了士绅阶层精英们尽心尽力的帮助。
▲地方士绅
2、兴起过程及政策
要说起士绅阶层的兴起过程,最早要追溯到元朝。众所周知,元朝是由骁勇善战的游牧民族蒙古族所创立的,这样一个勇猛的民族,肯定是武艺傍身的人才居多,因此元朝中的人才大多都是武将。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影响下,元朝时期的统治者更喜欢招募有武功傍身的将士,只要对武功有点研究稍微会一些武功的人,就能够轻而易举的在朝政中谋个一官半职。
但是长此以往就会导致一个十分不好的结果,元朝朝政中的文人非常少或者根本得不到重视,整个社会的风气处于崇武弃文的状态,这种风气一直延续到明朝建立之初。
▲士绅精英
在明朝统治者朱元璋建朝之后,面对满朝骁勇善战的大臣,他逐渐意识到,学习武功的人才过多对于治理国家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因为武将多了就容易引发起义之类的事情,严重的话甚至容易威胁到统治者的地位,而且也不利于国家未来的长治久安,只有文武平衡才是正确的治国理念。
因此,朱元璋提出要稳定朝堂就不能继续发扬重武轻文的社会风气,应该开始录用大批足智多谋的读书人,这些读书人对于如何治理朝堂更有发言权,他们能够游刃有余的帮助统治者处理朝政事务。在这样的社会风气下,习武人的数量开始逐渐减少,越来越多的文臣开始登上朝政舞台。
朱元璋由此开始推行一些鼓励政策,以此来增加民间学子学习文科的数量。一方面,明代统治者在原有科举制度上根据当朝的社会情况进行了改革。
这次科举制度的改革成功的调动了民众的积极性,使得很多民间平民百姓家庭看到了能够使得家族平步青云的机会,这一个机会让许多望子成龙的父母争先恐后的送孩子去学堂开始学习文科,以便能够早日通过科举考试出人头地光宗耀祖。
▲明代统治者朱元璋
另一方面,朱元璋在官员和百姓之间建立了士绅阶级这一层级。随着政策的向下推行,民间百姓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学习文科的人才越来越多,考试越来越激烈。朝廷开始逐渐意识到,朝廷中官员的职位就那么多,不可能所有人都成功入朝当官,这就会导致会有越来越多的学子落榜。
时间久了,百姓也会从中看出门道,就会大大的降低积极性。针对于这一种可能发生的社会现象,朝廷推出了新的方案,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建立士绅阶级,这是对于在学习上稍微有点成就的精英所给予的社会认可。
在百姓看来,这可是一件极大的好事,既能够有可能获得做官的机会,还能够提高社会地位受人尊敬,何乐而不为呢?因此,明代的士绅阶级开始由越来越多的读书人构成,并逐步发展壮大起来。
成为士绅阶级的好处及对社会的影响
1、肥差的诞生
那么成为士绅阶级除了会面对社会地位的提高、受人尊敬以外,还有哪些好处呢?首先,明代的士绅是由正规考试选举产生,是受到法律保护和支持的,由于当朝朝政的鼓励,士绅享有的特权非常多,他们在权力上有时候会优于社会的其他阶层。不仅如此,成为士绅意味着是一件令家族荣耀的事情,他们会深受来自家族的爱戴,还会被推崇为家族中的领袖人物,带领家族走向繁荣。
▲士绅举办地方活动
其次,在金钱方面,士绅能够更好的补贴家用,他们可以享有朝廷发放的例银和津贴。成为士绅在徭役赋税方面也会有一定的免减,不仅如此,士绅还能够有效地开展或者参与那些能够取得报酬和挣得收入的活动,这些能够使得他们获得额外的高收入。
很多士绅会游走于官商之间,将自己处于有利的中间地位,以此来发展自己的商业,因此,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最能够成功的经营大企业的人非士绅莫属。
第三,成为士绅能够将自己的价值观念弘扬出去,在精神上往往会得到满足。士绅提倡的是是非论,其实质是要求士绅对当朝的国家朝政事务处理的是非具有议政决定权,由此可见,士绅的权力很大。
士绅他们在实际上是充当了官员与百姓之间中介人的角色,构成了整个社会的中坚,他们往往会掌握大量的地方事务,因此,更容易将自己的价值理念或承载理念的物质传播出去。成为士绅的人才都会熟谙儒家思想和主张,因此他们会依照儒家的思想伦理来教育子弟以及培养当地乡民的高尚德行。
▲文人志士
最后,士绅阶级还具备能够自己组织武装的权力,在明朝时期,朝廷是允许这些士绅阶级中的领导人物通过组织一定的武装力量来讨伐山贼或者打压百姓起义。这样不仅有利于国家稳定,统治者安邦定国,还有利于士绅阶级保障自己的利益。
2、士绅阶级对社会的影响
众所周知,士绅的出现代表的是地方社会利益的兴盛,同时,士绅这一阶层的权力所具有的权威性与当朝统治下的国家政权息息相关。在通常状况下,处于地方的士绅精英们会遵循朝廷的意愿,将当朝统治者治理国家的朝政意图循序渐进的贯彻到地方;
士绅与官府之间相互影响,都对维持社会秩序稳定,掌管地方教化起着重要作用。那么,士绅这一阶层究竟对明代社会发展产生了哪些重要的影响呢?
一方面,在明代朝政和平稳定时期,相对完善的法律和规章制度限制了士绅的作为,士绅这一阶层的精英往往要在国家朝政权利的约束范围之内进行行动。
在这一时期,士绅对社会的影响往往是应朝廷的要求为地方修建桥梁、捐资助学等善举性质的举措,既能够在社会中得到名望,也能够在朝廷中得到褒奖。
▲选拔人才
另一方面,当明朝后期走向没落,国家朝政权力系统濒临崩溃之时,士绅的作用瞬间凸显了出来,士绅作为地方的代表,他们积极维系官民之间的关系,避免社会矛盾激化,防备起义等不良事件的发生。
不仅如此,他们十分擅长收拢百姓的心,他们组织并允许百姓参与相关地方性朝政活动,充分调动百姓积极性,使民众能够在这些活动中增加爱国情怀,进而将自己利益与国家利益结合起来,增加群众社会责任感,这些举措成功使得明代末期动荡不安的社会开始暗涌秩序恢复的潜流。
总结: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士绅的形成和发展与当朝者的统治息息相关,士绅阶层是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社会安定的手段,对明代的历史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阶层跃迁》
《中国士绅:城乡关系论集》
《剑桥中国明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