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邦保险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泰山会解散后,这个红顶商人迎来大败局 [复制链接]

1#

来源:包不同的观点

他是神秘商帮“泰山会”的元老,柳传志、史玉柱和段永基都是他的密友;更重要的是,他的政治资源令人惊讶。

有人称他为“红顶商人”。

就是这样一个人,如今他的企业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

1

流动性危机

谁也没有想到,一家来自美国的公司成了中国企业最倚仗的接盘侠。

2天前,SOHO中国的公告透露,黑石集团已经发出全面收购要约,欲以.58亿港元取得SOHO中国控股权。鬼精的老潘,还是要溜了。

在此之前,据不完全统计,从年第一笔投资起,黑石在中国房地产市场累计投资额接近亿元。妥妥的“接盘大侠”。

更近的,就在接盘老潘前的6月3日,“华尔街PE之王”黑石还与泛海控股签订了一个协议,宣布以13亿美元购买泛海控股旗下的美国国际数据集团IDG。

持有不到四年,这个号称“为集团多元化布局提供助力”的资产就被泛海转卖了。

这还不是泛海控股第一次出售资产。早在年初,泛海控股就公告称将以12亿美元的价格卖掉美国旧金山的相关境外资产。更早的年,泛海控股还把最核心的地产项目北京泛海国际项目、上海董家渡项目部分地块转给融创,回笼了.8亿资金。

据AI财经社不完全统计,最近两年,泛海控股通过出售资产的方式累计套现超过亿元。

频频甩卖资产背后,泛海的流动性危机已经非常严峻。

最新年报显示,截至年底,泛海控股负债达到.1亿元,其中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57亿元,而货币资金仅.88亿元,缺口确实很大。

如果我们把时间线拉长一点,泛海的资金困境其实早已显露端倪。

年4月29日,泛海控股(.SZ)发布的年年报显示,年营业利润的大幅增长主要来自于年初的大额资产出售。

就在同一天,泛海控股公告称,年面向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的债券(第三期)最终确定票面利率为7.50%。该期债券票面总额不超过人民币7亿元,其中基础发行规模为0.5亿元,可超额配售不超过6.5亿元。

这是泛海控股自年12月以来,第四次在公开市场发债。泛海控股的融资之路并不顺畅。

在年底,泛海控股的负债总额就达到了.79亿元,净负债率为.34%。而整个年,泛海控股的营业收入仅为.76亿元。

甩卖优质资产项目、发行高利率债券、糟糕的财务状况——泛海控股的资金窘况,已经暴露无遗。

2

高杠杆下的深渊

在中国商界,泛海是一个绕不开的存在。

锋雳整理的一份资料显示,截至年底,泛海集团的总资产达到.39亿元,是国内最大的民营金控之一。

这艘大船,何以驶向了快要搁浅的境地?

要回答这个问题,得回溯泛海的发展之路。

年,公务员卢志强下海创业,他从教育和培训行业开始做起,之后迅速转战房地产,创办了山东泛海集团。

此后,凭借着丰富的人脉和彪悍的拿地风格,卢志强的泛海开始狂飙猛进。

一个经典的例子是,北京东四环朝阳公园旁,有一个著名的豪宅“泛海国际居住区”,就是泛海旗下的。据说姚晨、夏雨、袁泉、释小龙等明星,甚至“下周回国”的贾老板都是这里的业主。

尽管在地产界顺风顺水,但真正让泛海冲向百亿千亿的,是金融。

当大部分地产商还沉迷炒地皮时,泛海已经上了市,还在金融的大海里迅猛扑腾。在卢志强的带领下,一个庞大的“泛海系”帝国拔地而起。

30多年来,卢志强已经构建起一个包含地产、能源、上市公司、金融机构、境外投资的庞大帝国。这是一个拥有金融全牌照、布局至少45家上市公司的资本帝国。

▲图源野马财经

如此庞大的资本版图让卢志强的身家暴涨。早在年,“中国资本市场控制榜”上,卢志强就以控制亿元的总市值,成为国内“市值第一人”。卢家也被业内称为“八大民营金融家族”之一,甚至有人开始拿卢志强比拟李嘉诚。

外人只看见泛海的光鲜,很少有人知道,帝国版图迅速扩张的B面,是高企的杠杆和负债。

年起,卢志强提出“去地产化”,大举进军金融赛道。自此之后,包括母公司中国泛海、上市公司泛海控股在内的泛海系,-年短短三年内就耗资逾亿,几乎是扫荡式入主民生信托、民生证券等国内外金融公司以及增持民生银行股权等,通过收购一系列金融牌照,泛海系快速成为拥有全牌照的超大型民营金控集团。

与此同时,和海航系一样,泛海系开始在海外大举收购和投资。他们买地产、买大型金融企业,仅IDG一家,收购价格就达到12亿美元。

根据大摩地产的梳理,大幅向外扩张的同时,泛海系举债融资近千亿。巨额负债导致仅泛海控股每年的利息就有20亿。

与此同时,泛海控股虽然去地产化、停止了地产增量扩张,但其“承包式”开发的武汉中央商务区,号称要投资千亿,资金包袱极重。随着整个泛海系资金吃紧,无论是武汉中央商务区、还是其北京和上海项目,都是进展缓慢。以至于到后来,只能断臂求生,将这些项目大甩卖。

在自身造血功能不足的情况下,大举扩张的资金从何而来?

答案是加杠杆资本运作。野马财经曾做过梳理,“泛海系”的融资来源主要有“四大利器”:

靠着这四大方法,泛海系撬起了一个千亿资产帝国。

但,也正是对资本运作的高度依赖,让泛海系走入了如今的尴尬境地。有些企业,一旦失去金融机构的输血,就会迅速走向枯竭。

3

“红顶商人”

相比于泛海系,这艘大船背后的掌舵者更是一个传奇。

尽管与柳传志、马云等大佬平起平坐,但卢志强极为低调。在变幻莫测的商海,卢志强和他的“泛海系”像一只若隐若现的巨鲸,游走在风暴中心。

年,卢志强北上京城,创立了中国泛海控股集团,注册资本40亿元人民币。

从一名政府基层官员到拥有40亿元注册资本,卢志强只花了三年。在媒体的报道中,卢志强的第一桶金来自于房地产,但究竟如何取得,却始终是一个谜。

在那个年代,地产大佬们的发迹都透着一股神秘。唯独冯仑对自己的发家史有过较详细的描述——凭借基层官场积累的人脉,从北京一家信托公司借来万元,条件是利润平分,年利率25%。

卢志强是否也是同样的路径?不得而知,但泛海的“能量”不容置疑。年,上海规划用5-10年,投资亿,让浦江两岸焕发金融贸易、旅游文化、生态居住新功能,取代原来的交通运输和仓储码头。

棚户区绵延数公里的董家渡,让各大地产商垂涎不已。但要进入董家渡并不容易,香港的郭家三兄弟轮番游说,也没能把新鸿基送进董家渡。笑到最后的,却是泛海——泛海以几乎零出让金,拿下12万平米的毛地。

也正因为此,泛海一度让众地产商闻风丧胆。

与此同时,卢志强还是神秘商帮“泰山会”的元老之一。这个年成立的组织,聚集着联想柳传志、四通段永基、万通冯仑、巨人史玉柱、百度李彦宏、步步高段永平等众多商界大佬,几乎是中国商界最强力量之一。

这种“能量”背后,与卢志强的“红顶”属性密不可分。

在商界,他是千亿泛海系的掌舵者,是顶级商圈的核心成员;在政界,他是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常委、山东省工商联副会长、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副会长。

更经典的是年10月16日,首届全国脱贫攻坚奖表彰大会上,卢志强和王文彪、许家印等人同获“全国脱贫攻坚奉献奖”。

这些,都是他行走江湖的底气。

4

尾声

中国近代史上,最出名的“红顶商人”是胡雪岩。

仰仗着清朝重臣左宗棠,这个安徽人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既戴红顶又穿黄马褂的商人。凭借着政商两界的关系,胡雪岩一度呼风唤雨、显赫一时。

遗憾的是,在政治纷争中,这位“红顶商人”的结局并不美妙,最后落了个查抄革职、忧愤而死的下场。

胡雪岩曾有一句名言:

卢志强是否从中受到启发不得而知,但纵观泛海的发展历程,官场资源、金融版图和商帮兄弟,都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就在今年1月,有消息传来,神秘的泰山会已经解散,卢志强的江湖变得更加隐秘和低调了。

回过头来看,泛海的败局可以追溯到年开始的去杠杆大潮。飙车久了,有些人已经忘记了怎么踩刹车。

那个靠着资源就能无限加杠杆的野蛮时代,已经过去了。这一点,无论是海航系、涌金系、明天系、安邦系,还是现在的泛海系,都感受到了。

一个生意人,尤其是“红顶商人”,千万别忘了——

不是大佬造就时代,恰恰是时代造就了大佬。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