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能去根吗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A3%8E%E6%9D%A5%E4%BA%86%C2%B7%E5%B8%A6%E4%BD%A0%E8%B5%B0%E5%87%BA%E7%99%BD%E7%99%9C%E9%A3%8E%E9%98%B4%E9%9C%BE/20783753?fr=aladdin《诗经》又称《诗三百》,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诗经》共分风(篇)、雅(篇)、颂(40篇)三大部分。
一、予其惩,而毖后患。
出自《诗经·周颂·小毖》。予:我。惩:警戒。毖:谨慎。意思是:我要将过去的错误作为警戒,使以后谨慎,以免招来祸患。后以“惩前毖后”说明吸取以前失败的教训,以后谨慎,不致重犯。
二、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出自先秦《诗经·睟风·相鼠》。而,如果。胡,疑问代词,相当于“为什么”。遄,快、立即。此句强调的是礼对处世做人的重要性。
三、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出自先秦《诗经·大雅·抑》。投,投掷、赠送。报,回赠、报答。你以鲜桃赠予我,我以李子相回赠。此言往来赠答、礼尚往来是人与人之间应有的礼仪。今日我们所说的成语“投桃报李”即源于此。
四、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出自先秦《诗经·睟风·相鼠》。仪,礼仪、威仪,仪表举止。何为,干什么。为官者既位处万民之上,自然应该一言一行都要为民表率,注重个人的形象对社会行为规范的影响,这样才能上行下效,化育万民,安邦治国。此二句既于人鼠对比中强烈地讽刺了当时处上位者言行失范、威仪不存的现象,同时也突出强调了礼仪制度建设对于社会行为规范形成甚至治国安邦的意义。
五、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出自先秦《诗经·王风·采葛》。爱之深,才能思之切。一天不见,就像过了三年,这种感觉只有深恋着对方的男女才能体会得到。“一日不见如三秋”,是夸张,极言时间过得慢,以此突显思念对方之心切。如此夸张与借代相结合,遂将一个痴情男子对采葛女的无限痴情突显无遗,不禁让人为之深切感动,心有戚戚焉。
六、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出自《诗经·大雅·荡》.靡:无,没有。鲜:少。克:能够。意思是:没有人一开始就不做的,但很少有人能坚持到底。说明人们做事多是有始无终。
七、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出自先秦《诗经·秦风·无衣》。曰,说。子,您。谁说出征无衣裳,与您同穿那战袍。这是描写秦国士兵同甘共苦、共赴国难的英雄气概,由此也可清楚地了解到秦国之所以能够最终崛起强大的原因。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
八、柔亦不茹,刚亦不吐。
出自先秦《诗经·大雅·民》。茹,吃。软的也不吃进去,硬的也不会吐出来。此以吃物为喻,说明做人不能欺软怕硬,要有原则性。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
九、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出自《诗经·小雅·采薇》。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的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这句话如同一幅画,惟妙惟肖地呈现了一个出门在外的旅人思乡的情怀。
十、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出自先秦《诗经·秦风·无衣》。君王兴师去战伐,修我戈矛上战场,同仇敌忾把敌杀。这是秦国士卒对君主号令征伐的态度。其上下一心、团结对敌的集体主义与尚武精神,正是后来秦国依靠征伐一统天下的基础。惟郢路之辽远兮,魂一夕而九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