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嘉之语/文
关于海航各种谣言隔一段时间就会从各处蹦出来,这不昨天又有最新的版本:
海南省政府接管国航托管海航主体部分东航、南航托管其他部分还言之凿凿的说
明天(2月20)就入驻。
中国股市向来偏爱小道消息:
给点阳关就灿烂
给点消息就亢奋
今天股市一开盘,海航系股票就集体上演大暴动:
海航创新、海航投资一字涨停。海航控股随即涨停。垃圾股ST东电也拉了涨停。连已脱离海航另谋出路的凯撒旅游都涨停。今天的海航系股票是这样的:
那么传言到底是真是假,小编本不对谣言感兴趣,不过很多人却很感兴趣。
我们本着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思路对此次传言理性思考,全面分析其可行性。
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求证和分析。
1、时机是否得当
当下是不是解决海航问题的最佳时机。
如果有一点政治敏感度的话,就会明白当前的核心工作就是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要坚持两手抓,两不误。
现在全国上下都是围绕这两项工作来做的。
海航虽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但是在疫情防控处于关键时期,选择接管海航,彻底解决海航问题,是脑袋坏掉了吗?
海航是运输企业,既承担着一定防控物质运输保障,也承担着企业复工复产的员工返程运输问题,更重要的是海航还关系着民航安全生产问题。
这时候接管海航,整些事情,万一出现什么问题,影响安全生产、疫情防控、复工复产,谁能承担这么大的责任。
因此,个人认为,当下并非解决海航问题的最佳时期。
2、程序是否合适
海南省政府接管海航,是接管海航集团,还是接管海南航空?
如果接管海航集团,程序是否合法,方式是否得当。
比如保险公司可以被接管,这是根据保险法的规定:
保险公司经营出现严重问题,可能或者已经发生偿付能力危机,保险监管机关对该问题保险公司,委派工作组(接管人)进驻保险公司,排他性地行使问题公司的所有权力,以期恢复公司正常经营,或者防止该机构经营状况持续恶化,保有问题保险公司现存价值,以便于在重生不能后有序退出市场的行政措施。
比如安邦。
但安邦的例子决不能简单照搬到海航身上,安邦是搞金融的,但海航绝不是。
海航产业比安邦更加复杂,许多实体经营如航空公司经营不是一句简单的接管就管得了的。
海航集团属于民营企业,当下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复工复产的任务艰巨,这时候正是需要民营企业发挥作用的时期。
去年中央就频频吹政策暖风,要善待民营企业,要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对于海航集团这么一个规模排在全国民营企业强第二位企业来说,海南省地方会采用接管这么简单粗暴的方法加以解决吗?
如果真是要托管,也是需要债权人按照破产法的规定来向法院提出破产重整,而非是政府直接介入。
如果问题真的这么简单,我想海南地方政府早就接管了,也不要等到今天。
假如海南省政府要接管海航控股(海南航空),其实不存在接管问题,海南控股的实际控制人本就是海南省国资委,如果派人进驻,也无可厚非。
但现在海航集团的问题在于海航集团本身,而不在于海航控股,如果海航控股与海航集团彻底割离,注点资,海航控股的问题要相对简单得多。
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