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王迪
出品丨焦点财经
新时代证券被央企中国诚通纳入麾下之后,又一券商“央企化”步伐落定。
6月23日,时隔5个月,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华融证券股权转让相关事宜收到中国证监会核准的公告,核准国新资本成为华融证券主要股东,核准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成为华融证券实际控制人。
公告显示,中国华融向国新资本有限公司转让所持有的华融证券约42.05亿股股份(71.99%股权),国资委旗下国新资本亿拿下华融证券控制权。转让完成后,中国华融将不再拥有华融证券任何权益,且华融证券不再为中国华融的附属公司以及不再于中国华融及其附属公司的综合财务报表综合入账。经此调整,华融证券正式成为央企旗下子公司。
作为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四大AMC之一,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华融从最初主要负责收购和处置大型国有银行不良贷款,到集各类金融牌照于一身。但自赖小民事件后,华融证券先后经历了人事动荡、年报难产、股权易主等发展困境。因中国华融被监管要求聚焦主业,年12月初旗下子公司华融证券于被摆上“货架”,今年1月27日,买家现身,国新资本与华融证签署国有产权交易合同。
同样面对易主的还有6月2日完成更名为诚通证券的新时代证券,其新控股股东变为央企中国诚通。
双佰投资(深圳)有限公司董事长、首席投资官刘策在接受焦点财经采访时表示:“金融一直有很高的准入门槛,早些年,安邦系等险资通过层层杠杆互相关联,迅速将企业做成上万亿资本集团出现过很多问题,国家现在非常警惕,希望以国有资本为主。针对民营企业进军金融领域,国家加强了监管及限制,后续股东要求有自有资金、信誉要好。未来民营企业参与此种金融机构的机会不会太多,规范也将趋严。”
拥抱央企“新靠山”
协纵策略管理集团联合创始人黄立冲向焦点财经透露,未来中国金融就将被国有控制,这是国家安全的需要,也是未来趋势。更根本的原因是,在账面上保持国有资产的账面保值,而华融证券有一些历史遗留问题,一般民企不会买。
“卖得便宜将来当事人有责任,导致国有资产流失,买得贵现在民企也不会买,也不敢买。因此这种情形下肯定在国有平台之间转来转去,这样国有资产面上的账还能平,拿出去还能好看些。”
作为华融证券的“新主”国新控股则表示,将把证券业务作为更好发挥运营公司功能作用的重要抓手,通过与基金投资、资产管理、股权运作等现有业务协同,助力中央企业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资本流动性和提高回报。
公开资料显示,国新控股的实控人为国务院,国新资本成立于年8月20日,注册地北京,注经营范围包括:股权投资、项目投资、投资管理、资产管理、投资咨询。年被明确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试点企业,国新资本正按照国新控股的统一部署打造为央企金融服务平台,形成与资本运营相互支撑的金融产业体系。
目前,国新资本旗下包含国新商业保理、国新融资租赁、国新汇通保险、南湖金交所等公司,拿下华融证券将完善金融业务牌照,优化业务布局。截至年底,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资产总额超过亿元,净利润突破亿元。
事实上,在券商白热化竞争下,股东及自身实力的多重背书成为竞争力的体现。背靠央企控股股东,国新资本为华融证券注入红色基因的同时,也将为其提供更多资源背书,双方也将在券商牌照价值吸引下,实现业务互补及整合。
以诚通证券来看,它是一家专业化、全国性的综合类全牌照券商,所持有的60%股份融通基金,拥有公募基金牌照,涵盖主动权益类基金、被动投资类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基金、混合基金、QDII基金等。中国诚通主营业务为基金投资、股权运作、资产管理、金融服务,以及综合物流服务、林浆纸生产开发及利用、新能源电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