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邦保险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邹忌讽齐王纳谏知 [复制链接]

1#

1

本文通过讲述邹忌以切身经历设喻,讽劝齐威王纳谏除弊的故事,说明国君必须广开言路,采纳各方面的批评建议,兴利除弊,这样才可以兴国的道理。同时也告诉我们,不要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这样才能少犯或不犯错误。

2

进谏的缘-由:比美

问妻-君美甚

问妾-何能及

问客-不若君-悟理

进谏的内容-以切身经历设喻-将齐王与自己类比-王之蔽甚矣

进谏的结果-悬赏求谏-皆朝于齐-战胜于朝廷

3

文题“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讽”是动词,指讽谏,即用含蓄的话委婉地规劝;“谏”,规劝国君、尊长等改正错误。题目高度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

战国时期,七雄并立,各国之间的兼并战争,各统治集团内部新旧势力的斗争,以及民众风起云涌的反抗斗争,都异常尖锐激烈。在这个激烈动荡的时代,“士”作为一种最活跃的阶层出现在政治舞台上。他们以自己的才能和学识,游说于各国之间,施展着自己治国安邦的才干。各国统治者也认识到,人心的向背是国家政权能否巩固的决定性因素。失去了民心,国家的统治就难以维持。所以,他们争相招揽人才,虚心纳谏,争取“士”的支持。《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出现的

邹忌,亦作“驺忌”,战国时人,以讽喻善谏见称。曾事齐桓公、齐威王、齐宜王。齐威王立志改革,思贤若渴。邹忌鼓琴自荐,被任命为相国,封于下邳(今江苏睢宁北),号“成侯”。他劝说齐威王奖励群臣吏民进谏,主张修订法律,监督官吏,严明赏罚,并选荐得力大臣坚守四境。他推行的改革,使齐国国力渐强。时势造就英雄邹忌有才干,颇有君子风范,是齐威王的得力助手,帮助他执政,出谋划策。此外,邹忌还以身高和相貌而著称。

4

5

6

7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