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邦在海外收购上面,已经豪掷亿元。在国内A股市场上,安邦更是频频出手,疯狂扫货。安邦出现在10家A股上市企业前十大股东名单上,安邦在这些企业股权上面累计投资达千亿。
来源:腾讯财经
作者:笑枫
当我们买着年货、抢着红包,沉浸在春节的气氛中时,“土豪”安邦不甘寂寞,连续两天宣布两起海外收购,分别是荷兰的VIVAT保险公司和韩国东洋人寿,将触角延伸至荷兰和韩国的保险市场。就在这几天,又有消息称黑石集团同意将在曼哈顿第五大道上的一处办公楼出售给中国的安邦保险集团。
有媒体统计,安邦在海外收购上面,已经豪掷亿元。在国内A股市场上,安邦更是频频出手,疯狂扫货。安邦出现在10家A股上市企业前十大股东名单上,主要集中在银行和房地产两大板块。据统计,安邦在这些企业股权上面累计投资达千亿。
那么问题来了,“土豪”安邦的钱是从哪儿来的?
首先是注册资本增资。根据保监会披露信息显示,安邦从设立之初的5亿元人民币,在年之前累计5次增资,达到亿元,彼时资本实力一度位居财险行业第二,仅次于平安财险。而更惊人的增资出现在年,经过4月和12月两次增资,安邦注册资本达到了惊人的亿元,位居全保险行业之冠。
而分析安邦增资的出资方可以看到,其发起股东上汽集团、中石化等国企股东逐渐退出大股东阵列,联通租赁集团、旅行者汽车集团、上海标准基础设施投资集团等民营股东逐渐上位。这些民营股东主营业务为汽车、基建、矿业以及房地产等,拥有丰厚资本。
其次是主营业务,即保险业双轮驱动中的保费收入。根据保监会年统计数据,安邦旗下公司保费收入均得到较大幅度提升。安邦人寿原保费收入达到.87亿元,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90.16亿元;和谐健康险原保费收入虽然仅为1.59亿元,但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为74.98亿元;安邦财险安邦财险51.35亿元。
拿安邦旗下最吸金的安邦人寿来说,年全年,安邦人寿原保费只有13.68亿元,投资类保费为82亿元,到了年,其原保费同比增速达到.08%。
一位分析师指出,安邦收入的秘密武器在于投资性保险产品,利用高收益利率吸引投保人,且多采用趸交模式,即一次性缴清所有保费。
保险业盈利模式为一手保费收入、另一手投资收益,保费收入代表着保险公司的负债端,投资则代表着资产端。业内人士分析安邦案例时称,安邦与其他保险公司“负债驱动资产”做法不同,而是“资产驱动负债”,即资产端频频出手,扩大规模,负债端吸金支持资产端进行投资。
不过,这一模式也在安邦狂飙突进一年后,呈现出一些问题。前不久,保监会披露客户信息不实保单保险公司,安邦人寿位居寿险行业第三名,不实保单比例为14.2%。这也给安邦目前的发展模式提出了现实的问号。
“资产驱动负债”模式说到底,还是投资端风光无限,遮住了承保端的业务表现。在安邦表态将全球化继续推进之时,如何身后的主营业务问题,或许成为横在安邦管理层面前的一大问题。
附:安邦投资梳理
A股市场:
银行股:民生银行、招商银行、中国工商银行;房地产股:金融街、金地集团、万科A、华业地产;其他:中国电建、吉林敖东、齐翔腾达。
海外市场:
不动产:纽约华尔道夫酒店;保险公司:比利时FIDEA、荷兰VIVAT、韩国东洋人寿;银行:比利时德尔塔·劳埃德银行(DeltaLloydBank)。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