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大事件的发生,都是一场大型公众科普。
譬如一年前著名的安邦被接管事件,很多人由此知道,不论保险公司如何,我们的保单都是安全的。
所以当前些天传出原安邦系的和谐健康被出售时,大家很淡定,手上的大*蜂、慧馨安等等保单,该持有的继续持有,该交的保费继续交。
而昨天,是能载入保险史书的日子。
在这一天,曾经辉煌一时的安邦集团大厦,AB的牌子被“大家保险集团”取而代之。
(图片来源于网上)
同时,银保监会官宣,大家保险集团成立:
等了一年多,另一只靴子算是落地。
令人好奇的是,史上三大接管案,新华、中华的品牌继续焕发新生,唯独安邦变大家,被摘了牌。
三大接管案,又有哪些同与不同呢?
一、欲壑难填之新华涅槃
年新华保险成立。
年,凭借大股东东方集团之力,曾任东方集团总会计师和副总裁的关国亮,出任新华人寿董事长。
账面上8年连续盈利的新华保险,在年因偿付能力不足问题,与媒体打了一场口水仗。
喜欢八卦的朋友都知道,有些传言可能是恶意无中生有,但财经媒体,一般不是空穴来风。
在这场口水仗中,新华保险仗着媒体不懂保险专业,利用偷换概念的小技巧,获得表面上的胜利,让当事媒体认错道歉。
但一时的欺瞒,并不能掩盖问题的存在。
这就好比婚姻幸不幸福,掩饰得再怎么好,男人/女人的脸是骗不了人的,譬如最近频频上热搜的大小S,姐妹俩的脸上,早已写明了各自婚姻的好坏。
口水仗之后,新华保险的问题逐一暴露。
年10月,关国亮被保监会宣布暂停履行董事长职责;
年5月开始,保险保障基金出资27.9亿元,接手新华保险问题股东近40%的股份;
年11月,保监会公告关国亮因涉嫌违法犯罪问题被刑事立案调查。
由此,新华保险在此期间出现的产品结构不合理、董事长一言堂、董事长违规挪用资金、股东与经营层矛盾重重、虚假的会计报表、外资股权代持等一系列局中有局的问题,一一呈现在公众面前。
这其中的权、钱、贪欲等等利益之争,复杂程度,固然令人咋舌,但伤疤揭开之后,则是结痂新生。
年,保险保障基金退出,所持股份作价约40亿,一次性整体转让给央企汇金公司。
保险保障基金首次出手,2年即赚得12.68亿元;新华保险也由此开启央企背景大品牌和上市险企的涅槃之路。
我们来看一下,新华人寿历年来的业绩:
涅槃之后的新华保险,最让业内津津乐道的,是最近.8~.1万峰执掌期间,此时正是资产驱动负债疯狂之际,但在万峰的主导下,新华保险重结构不重规模、用期交代替趸交,提前转型保障,赢得业内尊重。
二、蒙眼狂奔之中华新生
敢用“中华”命名的保险公司,来头肯定不小。
中华保险,追溯前身,是年成立的“*兵团保险公司”。
这可是新中国第二家成立的保险公司,历史不可谓不悠久。
年,随着WTO的东风,*兵团保险公司,变更为中华联合财险。
自此,中华联合财险迈开大步走出*,三年即完成全国布局。
三年里,保费收入从年的6.8亿,翻升到年多亿,跃居全国第四大财险公司。
老话说的没错:步子太大,真的容易扯到"淡"。
保险业常以规模论英雄,一旦陷入规模论的魔咒而失去理智的“大跃进”,被反噬是迟早的事。
因为快速扩张、经营管理简单粗放,不久中华联合即被爆百亿巨亏。
看看资料显示中华联合财险的四连亏:
年,亏损8亿元;
年,亏损达到91亿元;
年,亏损24亿元;
年,亏损9亿元。
一系列自我救赎计划落空之后,中华联合财险陷入绝境,年保监会施以援手,接盘侠保险保障基金注资60亿,持股91.5%接管经营。
扭亏为盈后,从年开始保险保障基金逐步退出,引进新股东东方资产,以78亿元控股中华联合。
这一次,保险保障基金的退出要比上一场艰难得多,直到年保险保障基金才完成全部股份转让。
这一役,保险保障基金自然不亏,从注资到全部退出,一举获利84亿元。
期间,恢复元气的中华联合保险,重新开始筹建中华人寿,年11月,中华人寿正式开业。
这些年来,中华财险持续盈利,以年度为例,保费收入排名第6,净利润虽较上一年下降,仍以11.23亿元排在非上市财险中第一位。
三、魔幻帝国之安邦再见
安邦称得上史上最魔幻的保险帝国。
年安邦财险成立,之后经历了10年的平缓发展期。
期间安邦人寿在年成立,同期收购和谐健康,年安邦养老成立。
年随着资产驱动负债、民营金控等概念盛行,安邦的魔幻之旅正式浮出水面。
年,安邦两次增资共亿元,注册资本高达亿元,一举轰动金融界。
也是在这一年,安邦人寿的规模保费收入实现6倍增长,从年的95亿元跃升至亿;原保费收入更是实现惊人的38倍火箭式串升,从年的13亿飞跃到亿。
黑马安邦由此喊亮。
年,和谐健康加入安邦人寿的疯狂增长行业,年两家公司保费收入都达到让人兴叹的巅峰:
安邦人寿规模保费收入高达亿元,挤进前三;和谐健康的规模保费收入高达亿,从60开外跃升至第6名。
年是整个保险业发展转向的一年。
这一年,监管转向保险姓保,万能险刹车;同期,安邦的麻烦开始上演。
和新华一样,率先揭开麻烦序幕的,是安邦与财经媒体的口水仗。
与新华不同的是,安邦碰到了更专业、更硬核的财新网。
一篇“穿透安邦资本魔术”的报道,将安邦年的涉嫌虚假注资剖析得明明白白。
安邦反击称,财新网是寻求合作不成故意抹黑,要起诉。
双方你来我往,以硬碰硬,持续交锋,成为业内最瞩目的事件。
事实证明,再高明的魔术,也有穿帮的一天。
年6月,安邦声明董事长吴小晖因个人原因不能履职。
年2月,一则更瞩目的新闻炸翻财经圈:保监会对安邦保险集团实施接管,为期1年。
账面总资产高达2万亿的问题黑马,就此折戟。
年3-5日,原安邦董事长吴小晖一案在上海一中院公开审理,以集资诈骗、职务侵占罪名,吴小晖被判处有期徒刑18年,剥夺*治权利4年,没收财产亿。
为了维持安邦账面亿元的注册资本,保险保障基金注资.04亿元,持股98.23%。
体量如此庞大的问题帝国,接管小组的工作量非比寻常,接管1年未完成,又延期1年。
接下来,就是文章开头的新闻:和谐健康最终被出售,安邦的牌子被大家保险集团取代。
大家保险集团手握寿险、财险、养老和资管4张牌照,受让安邦人寿、安邦财险、安邦养老和安邦资管的股权。
重组完成后,安邦不再开展新的保险业务。
同样是被接管,唯有安邦被“摘牌”。难道是安邦不定国,不如就此划句号?!
而大家保险的名字,也给了广大网友丰富的想象空间,各种段子飞速赶来~
四、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三大接管案,从时间上来看,几乎5年一个循环。
每隔5年,都有个熊孩子跳出来,来挑战监管大大处置风险的能力。
虽然熊孩子制造的麻烦不断,但这些事件于行业、于消费者都不是坏事。
于行业是警醒,于消费者是信任。
尽管背后根因多有不同,但三家公司凸现出来的问题,都是追求规模至上。
规模于保险公司,是品牌和形象的代名词,但规模又并不能代表真正的品牌和形象。
公司可以很大,也可以小而精,能持续推出适合大家需求的好产品,才是大家期待的好公司。
国外有保险公司,仅靠一款产品,也良性运营数十年的。
所以,如此背景之下成立的大家保险,会是大家期待的大家保险吧?!
对此,你们有什么想法,欢迎在文末留言分享哦。
延伸阅读:
看了就明白:中国寿险公司到底可不可以破产,保单权益如何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