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5月25日,保监会发布”年1-4月人身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情况表“,数据显示:年前4月全国寿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31亿元,同比增长22.92%。其中,47家中资险企原保险保费收入.93亿元,28家外资险企原保险保费收入.38亿元。
若以原保险保费收入高低为依据,年前4月寿险公司TOP10:
第一名:国寿股份.42万元
第二名:平安寿.94万元
第三名:人保寿险.44万元
第四名:新华.73万元
第五名:太保寿.83万元
第六名:太平人寿.25万元
第七名:泰康.58万元
第八名:安邦人寿.52万元
第九名:生命人寿万元
第十名:中邮人寿.49万元
年前4月全国寿险公司排行榜(按原保险保费收入单位:万元)
排名公司名称原保险保费收入资本机构1国寿股份.42中资2平安寿.94中资3人保寿险.44中资4新华.73中资5太保寿.83中资6太平人寿.25中资7泰康.58中资8安邦人寿.52中资9生命人寿中资10中邮人寿.49中资11建信人寿.81中资12工银安盛.41外资13阳光人寿.89中资14人保健康.77中资15农银人寿.83中资16国华.38中资17和谐健康.77中资18合众人寿.83中资19百年人寿.18中资20前海人寿.3中资21利安人寿.93中资22平安养老.99中资23友邦.36外资24幸福人寿.95中资25民生人寿.01中资26国寿存续.19中资27中融人寿.57中资28交银康联.2外资29招商信诺.68外资30中意.63外资31中美联泰.16外资32信诚.79外资33天安人寿.55中资34正德人寿.62中资35华夏人寿.11中资36太平养老.63中资37中英人寿.81外资38弘康人寿.18中资39中宏人寿.31外资40华泰人寿.35外资41长城.11中资42泰康养老.87中资43光大永明.75中资44中德安联.28外资45中荷人寿.33外资46英大人寿.4中资47海康人寿.25外资48信泰.26中资49恒安标准.82外资50中航三星.09外资51吉祥人寿.69中资52中新大东方.15外资53北大方正人寿.82外资54中韩人寿.95外资55汇丰人寿.1外资56东吴人寿.58中资57陆家嘴国泰.99外资58君龙人寿.58外资59平安健康.35外资60华汇人寿.93中资61瑞泰人寿.79外资62长生人寿.83外资63昆仑健康.92中资64新光海航.59外资65珠江人寿.57中资66复星保德信.74外资67德华安顾.37外资68渤海人寿.94中资69国联人寿.49中资70太保安联健康.18中资71中法人寿2.5外资72安邦养老1.46中资73国寿养老暂无数据中资74长江养老暂无数据中资75上海人寿暂无数据中资
财险中变化较大的是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前4月收入为29.3亿,同比去年的39.4亿,下滑26%。4月当月收入仅为5.8亿。
前4月收入看,七大产险公司分别为人保财险(.3亿)、平安财险(.3亿)、太保财险(.7亿)、国寿财险(亿)、中华联合(.8亿)、大地财险(89.2亿)和阳光财险(84.3亿)。七家收入共计亿,市场占比82%。
投资型业务“挤出效应”明显
数据显示,寿险公司销售投资型业务的热情依然“高涨”。到4月底,寿险公司未计入保险合同核算的保户投资款和独立账户本年新增交费亿元,同比增长45.4%。
中小新公司在投资类产品份额上扩张依然迅猛。富徳生命人寿已跻身规模保费(亿)排名第七,略超泰康人寿(亿)。而泰康人寿前四月原保险保费收入亿,排名第七。
一季度同业数据显示,泰康人寿前三个月亿银保收入呈现54%的同比下降,但个险业务收入亿,同比增22%。
泰康已经取消了规模考核,注重业务质量,在银保渠道也要求做类似个险的长期缴费型业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