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邦保险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国保险哪家强 [复制链接]

1#

兔保哥的第篇原创分享

这几天群里有小伙伴问——你推荐X产品性价比挺好,可股东实力看着不太雄厚呀……还有人问——有靠谱的国营保险公司的好产品推荐么?一、咱们国家做人身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有九十家,其中正儿八经的国企有几家呢?只有三家。分别是中国人保,中国人寿,以及中国太平,都是副部级单位。而这三家的央企身份是有历史渊源的,中国人保成立于年,与共和国同龄,中国人寿是后来从它内部拆出来的。中国太平更传奇,成立于年的上海滩,是解放后对民族资本社会主义改造的标杆。由于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的生老病死都由国家包办,保险公司们无事可做也就停业大吉了。直到80年代,咱们意识到把居民所有保障责任都绑在国家身上,是一种效率很低的做法,这才有了保险业的复兴。由于国家只专心做社保了,那就没必要再搞国营保险公司,让商业的归商业,社会自己去办就好了。但随后成立的很多保险公司仍然保留了国资背景,像上世纪八九十代成立的保险公司,发起机构基本都是国企,毕竟那个年代,私企也没几家……不过随着金融体系越来越发达,保险公司的国资背景越来越淡薄。比如成立于年的平安保险,它最初由招商局和工商银行发起成立,但到今天这两家和平安保险已经没啥关系,平安股东里还有一些深圳国资的存在,但占大头的股权实际都在境内外的股票投资者手里了。二、那保险公司的股东里有国企,是不是比纯民营的保险公司更安全呢?关于这个反复讲过多次,商业保险和商业银行所适用的监管体系差不多,都是国家发牌照的特许经营企业。作为一家企业,他们将来有可能破产倒闭,但我们这些平头百姓的普通保单或者存款,安全还是有基本保障的。去年安邦保险和包商银行的破产过程,已经演示了一遍散户权益是如何被保护的。企业当保险公司的股东,和咱们买保险公司股票的性质差不多,都是图赚钱,对公司的经营是不想负啥实际责任的……而买股票有赚有亏,当保险公司股东也一样,不是说有知名企业当股东,公司经营就一定很成功。例如最近几年半死不活的中法人寿,中方发起股东是邮*集团,如今邮*集团早已经清仓撤退,另起炉灶搞自己的中邮人寿了。还有由中信信托参与的中德安联保险,如今安联是另找京东组建了一家京东安联保险,而中信信托最近正挂牌出售自己持有的股份,只是一直没找到买家…保险公司这种生意的经营周期是非常漫长的,能在创立10年内开始赚钱,就算很不错了。期间有波折,有反复,都是蛮正常的,股东换人也是常事。当然,公司经营不稳,对咱们也不能说完全没影响。记得前年有家保险公司内讧,理赔人员纷纷离职,导致那个月的理赔单都被严重拖延。只是这种事,我们真的很难预料自己几年甚至十几年后理赔的时候,会不会遇到啊……三、说完这些,相信很多人还是有遗憾:那些老牌知名保险公司为啥不卖互联网产品呢?怎么卖互联网保险的全是些新公司和小公司呢……唔,没办法,这种状况可能几年内都很难有什么改变。老牌公司们不是不想加入,事实上很多公司都在拼命推进互联网销售,只是转型过程太艰难。举个例子,曾有一家公司搞了款互联网爆品。但公司内部却撕翻了天,因为同一家公司的产品,网上和线下两套价格标准,让几十万代理人该怎么和客户解释?小公司和新公司的网点和人员负担轻,做起互联网产品自然能更激进,反正船小好调头,另辟道路才能实现业绩超车啊。甚至一些大公司找准了切入点也能用好互联网,例如贵为央企老大哥的中国人保,它长期主营业务都是财险,过去在健康险领域的存在感几乎为零。所以它后来和支付宝合作推出好医保,才能大卖特卖,丝毫没有心理负担啊。延伸阅读:离旧定义重疾险全部下架,还有六天啦每年能涨7%的养老金,疯狂心动了说过的好保险,阅读原文里有购买链接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