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邦保险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小保险公司不靠谱吗 [复制链接]

1#
北京看酒渣鼻最好医院 http://m.39.net/pf/a_8733705.html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成立起来了,这也让许多客户产生一个疑问:保险公司能够随意创建吗?新创建的保险公司、名声不大的小保险公司会不会靠不住?

这一连串的问题,让我觉得应该写一篇文章,说一说“小”保险公司的那些事儿。

“小”保险公司不会倒闭

很多人担心没听过的保险公司会倒闭,一些经纪人或代理人会回答说保险公司不会倒闭,这确实不严谨。应该说保险公司同样会倒闭,但概率极低,极低。

首先,保险牌照发放门槛高是一个原因,光是净资产就要求至少2个亿,目前保险公司的实缴资本大都是几十个亿。真金白银砸出来的牌照,哪那么容易破产。

再说,保险业务是金融业真正的长期资金来源。银行存款能存几年?基金又能买几年?而保单很多时候一签就是几十年甚至终身。保险牌照可以进行长期的投资,只要不触发赔付条件,资金一直在保险公司,这么肥的一块肉,多少资本大佬排队等着接盘呢。

●像出了康惠保这样爆款产品的老东家百年人寿就是如此,由于万达要清理资产端,地产大佬绿城虎视眈眈等待捡漏,遗憾监管未批。

●还有老牌寿险公司新光海航,股东离心,增资困难,5家地产企业组团接盘,还花大力气从新华保险挖了寿险老将万峰,好一幅重整旧山河的气势。

●即使没有人愿意出资,还有银保监会兜底。

银保监会设立了一个叫做保险保障基金的东西,目前拥有资产一千二百亿人民币,只要保险公司有问题了,它就会出手接管。

比如大名鼎鼎的安邦保险就因违规,被银保监会接管了,保险保障基金注资.04亿元,目前经营稳定,买了安邦的产品的,未来也都可以按照保单上面的详细条款来履约。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保险公司倒了,我们的保单怎么办?

这个也不用担心,保险法有规定,如果一家保险公司撤销、破产了,它所有的保单,必须转让给其他保险公司,如果没有公司愿意接收,银保监会可以强行指定一家公司来接收。

小保险公司产品价格更有优势

如果说起保费构成,那就有些复杂了,但产品的定价差异主要原因在于运营成本和市场因素。

①运营成本因素

运营成本就包含了广告费、人力资源费、渠道费用等。大公司成立多年,为了拓宽市场,树立品牌,必然是投入了大额的广告费、代理人及其他后援人员的薪资、各网点的租金等,成本比较高,而在这方面小公司与大公司的差距巨大。

而大公司和小公司对利润的要求也不同,大公司为了保持整体大规模的积极运作,成本高了,自然对利润的要求也就高了,而小公司起步初期为了打开市场,会让利一部分给客户。所以,小保险公司的成本低了,利润要求也低,给客户的费率自然是相对优惠的,这样子自身的竞争力就提升了。

②市场因素

目前国内有多家保险公司,市场竞争激励程度可想而知,小公司为了能够站稳脚跟,抢到一块蛋糕,就必然要在产品的保障内容和价格上下手,从而去吸引客户,打开市场。举个例子:苹果手机和小米手机,苹果手机作为大企业,赚钱肯定是要赚的,你不买他们的产品,大有人会来购买,而小米就不同了,他们的首要任务是吸引用户,为品牌打基础,所以会在价格方面进行调整,用性价比、低价钱、高性能去吸引顾客。

“小”保险公司理赔并不麻烦

那有人就问了:没听过的“小”保险公司,理赔的时候会不会拖拖拉拉不给赔呢?这个也不用担心,因为也是有法律明文规定的。

《保险法》第二十三条:

申请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后,需及时作出核定;情形复杂的,应当在30日内作出核定。对属于保险责任的,达成协议后10日内,履行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义务。

也就是说,无论如何,保险公司必须在30天内给出结果,确认理赔后10天内把钱给到位。如果发生的风险明确,且符合条款约定,那么保险公司自然要赔,只有在理赔方面做的好,才能博得老百姓们的称赞,打出更好的名声和招牌,这连广告费都省了,何乐而不为呢。

如果发生的风险不明确,条款界定不明显,这种情况不管放在哪家公司都一样会有争议。不过保险公司从注册到运营,几个亿甚至几十亿都掏了,至于因为几十万或者百万斤斤计较,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看下面部分保险公司年上半年的理赔数据可以更加可以证明这一说法:

可以看到,排名靠前的,既有我们熟悉的中国人寿、平安这样的老七家,也有我们没听过的“小”保险公司。

大部分公司的理赔时效都在1-2天,可以说是效率都很高了,而且有些“小”保险公司因为成立时间短,反而在信息化改造上更灵活,可以在线理赔,方便快捷。

所以,保险公司只有相对的大小,即使是我们没听过的,实力也不容小觑。再加上保险行业监管机制相当严,我们更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

一言以蔽之,大保险公司靠谱,小保险公司也不一定不靠谱;我们更应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