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邦保险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买保险,这家公司没听过怎么办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该怎样治愈 http://m.39.net/pf/a_4359077.html

-这家保险公司我没有听说过?

-这家保险公司是不是太小了?

-小保险公司会不会倒闭了?

以上这三个问题,是我在给客户做方案前,遇到最多的问题,虽然80后90后

都习惯了网上获取自己需要的知识,也会获取到类似保险公司原则上不可以

倒闭这样的说法,但是当面对没听过的公司的时候,还是难于下决策。

大家有这样的担心是非常的正常的。

从网上买保险,或者是没听说过的保险公司,保险产品又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总会对没听过的保险公司心有忌惮。

再加上有些保险代理人蓄意抹黑其他保险公司“只卖,不赔”、“小保险公司会倒闭”之类的说法会困扰消费者。

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下,这2个问题。

互联网保险靠不靠谱?

很多人口中的“互联网保险”,实际上只是保险公司的一个销售渠道。

对,只是销售渠道,就好像买创维的电视,既可以在线上的淘宝,京东,苏宁买,也能去线下的国美、五星、超市里买,反正买到手都是同一款。

除了互联网渠道,保险公司还会有??

线下个险渠道(代理人)

银行保险渠道(银行代销点)

第三方经济渠道(各家经纪公司代销)

企业团险渠道

......

通过这些渠道,你都可以买到保险公司的保险产品,

而且同一款保险产品,无论通过哪个渠道购买,价格都是一模一样的。

很多人之所以质疑“互联网保险”,主要还是因为互联网上的那些保险公司大多都没听说过。

像平安的e生保百万医疗,线上线下都有卖,几乎没有人质疑过。

所以你担心的是保险公司,并不是销售渠道。

保险公司会不会只管卖,不管赔?

某些公司的代理人会误导客户,比如我家的理赔最宽松,其他保险公司理赔超严格。

纯属无稽之谈,千万别信,不信看合同。

所有的理赔都是按照合同条款和规则来办事,该赔的赔,不该赔的不赔,根本不存在谁家宽松这一说。绝对不存在!

而且保险公司也不是靠拒赔来挣钱的,没有任何一家保险公司会恶意拒赔。

保险公司还有一个“责任准备金”的制度。

就是每一份卖出去的保险里面,都会经过精算,提取一部分钱作为“责任准备金”。

这笔钱只能用来理赔,不能随便挪用。每年赔出去的钱,保险公司早就准备好了,谁也不会恶意拒赔。

总之,该赔的一定会赔。不会担心没听过的公司信用不好的问题,所有的保险公司都受银保监的监管,也在同一个保险法管辖之下。

保险公司会倒闭吗?

保险公司是企业,企业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投资有盈亏,经营不善也会面临倒闭的风险。而保险又是一个特殊的行业,保险公司发生倒闭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保险法》第89条和第90条就说了,保险公司可以依法申请重整、和解或破产清算。但是必须有其他保险公司接管。

注意,这里不叫倒闭,最严重的情况叫破产清算。

安邦保险是唯一一家破产清算的保险公司,截止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因为安邦的储蓄险或者是重疾险不能兑付的新闻爆出来,安邦被中国保险保障基金接管,随后更名为大家保险,顺利过渡。

所以说保险公司即便破产了,你也可以把心放在肚子里,有保险法和银保监会的监管在,就不会出现不能兑付的情况。

国家层面是怎么保障保险公司的安全性的呢?且听我说。。。。。

有这样3层铠甲。。。。

第一,任何保险公司的股东都是大公司,实力雄厚。

按照要求,想要成立保险公司,注册资金最低是实缴2亿货币资本。

这2个亿要真金白银的交给国家。

光这一点,就已经决定了成立保险公司的超高门槛。

有钱还远远不够,在国内想要拿到保险牌照太难了,保险牌照是需要由国务院批准的,国内可不是有钱就可以成立保险公司的。

不光要有钱,还要有资历、有背景的几家公司一起注资,才能申请到保险牌照。

所以你看很多超大型企业,像阿里巴巴、联想、格力等,它们完全有成立保险公司的资金,但始终不能单独拿到这个资格。

在这种门槛下,注定了保险公司没有小公司,都是巨无霸。

而且成立保险公司之后,还要根据《保险公司资本保证金管理办法》,在指定的银行存放注册资金总额20%的一笔钱。

这笔钱除了偿还债务以外,根本不让动用。存入指定银行,受国务院监管。

人家连还债的钱都提前准备好了。

第二,严格行业监管机制。

在保险监管方面,我国采用的是世界领先的、安全性最高的机制。银保监会规定,每家保险公司每季度都要公示自己该季度的偿付能力。

偿付能力超过%的保险公司,有足够的能力面对99.9%的理赔案件,保证自己不会倒闭。

偿付能力低于%的保险公司,会被银保监会列为重点监管对象,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具体的监管措施。

偿付能力在70%-%的保险公司,银保监会会提出整改方案并限期达到要求水平;

偿付能力在30%-70%的保险公司,银保监会会责令保险公司拍卖不良资产和转让保险业务等;

偿付能力低于30%的保险公司,银保监会会直接接管。

第三,再保险制度和保险保障基金制度

保险公司每个卖出去的产品,你交的每笔保费,除了保险公司,还会流向2个方向。

一个是再保险公司,一个是保险保障基金会。

再保险公司,就是保险公司的保险公司。

保险公司在卖产品前就跟再保险公司约定好了,每卖出去一份,我给你一笔钱。

有钱一起赚,赔钱一起赔。

有些标的比较大的保险案件,会同时找好几个再保险公司,把风险分摊到全世界。

比如美国事件、天津化工厂爆炸事件、汶川地震案件,保险公司一共赔了几百个亿,其中大多数都是再保险公司赔的。

如果没有再保险机制,遇到这种巨型天灾人祸,保险公司也很难独善其身。

保险保障基金会可以说是终极备胎。

保险公司濒临破产,它能给救活;保险公司已经破产,它能保障保单安全,正常兑付。

安邦保险申请破产之前就已经只是一个空壳了,是保险保障基金注资.04亿元,从而保证了安邦保险旗下所有保单的正常兑付。

总结时刻

综上所述,只要是偿付能力在%以上的保险公司,都可以放心买买买。

保险公司也没有大小这一说。

不用再担心保险公司靠不靠谱的问题。

我们买到的不只是一份保险,更是整个保险行业的监管和兜底,包括银保监会的承诺。

反而很多被人们熟知的所谓“大”保险公司,因为线下机构多、广告多、代理人多,运营成本很高,这些最终都要消费者来买单,保费自然就高起来了。

与其纠结保险公司大小,还不如赶紧来找我咨询,给自己买到对的、不贵的、适合自己的保险产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