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条试图“绑架”保监会的谣言折射出万科股权之争更加“戏剧化”
:林飞
编者按:无论最终结果如何,万科作为优质的上市公司,如果纳入国资旗下,符合做大做强做优国企的宗旨,尽管目前宝能坐着“第一大股东”的位置,但在“国企做强”的大旗下,未来万科的结局一定“姓公”!如果华润作为原国资大股东,把万科这么优秀的资产给弄丢了,那么就是犯了错误!这是央企高层不可承受之重。
就在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在中国保险业发展年会上明确表态:“决不能让保险公司成为大股东的‘提款机’”之后,一条“保监会项俊波要求许家印买下万科51%股份,接盘宝能安邦”的谣言在8月20日被多个网站转载,让平静的周末一时间炸开了锅。其后不久,保监会在其官方网站发表声明进行了辟谣。
博览研究员认为,在恒大入局之后,万科股权之争的结局更加破朔迷离,而上述谣言只不过是增加了各方争斗过程中的戏剧性。值得注意的是,王石8月26日将再赴华润总部,虽然万科已经与华润从统一战线走向了对立面,但在商言商,只要能有共同利益,尚不清楚是否拜会傅育宁。另外,王石日前还曾前往深圳弘法寺拜会了一位大师,似乎是在紧要关头“临时抱佛脚”。这一切都预示着,万科这场大戏显然还有很多变数。
保监会辟谣
8月20日上午有网站报道“接盘宝能安邦,保监会要求许家印买下万科51%股份”。
报道称,保监会主席项俊波亲自出马,会同保监会广东监管局找到许家印,要求恒大不计成本地买入万科股票。其最终目标是,恒大买下51%的万科股票,从而控制万科。保监会而言,它无法承受宝能爆仓的*治风险,以及跨行业监管风险。在宝能已经公开的9个资管计划中,2个曾接近爆仓,不得不缴纳了数量不菲的保证金。在监管部门看来,这不只是一个企业的倒掉,更意味着数以千万计保户的索赔,整个保险行业或将面临挤兑风险。所以保监会不得不出手。
报道称,按照保监会思路,恒大的收购路径,除了二级市场(空间有限),也包括宝能和安邦手中的所有股票。两者目前持股比例分别为25.40%和6.18%,再加上恒大现有的6.82%,合计约38.4%。
保监会在其官方网站发表声明称:此报道内容纯属谣言。中国保监会对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表示强烈谴责,正在联系并要求有关单位作出道歉声明,并保留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法律责任的权利。
在保监会发出声明否认“要求恒大买万科股份”之后,恒大集团也在
被各方抢筹之后,如今万科的流通筹码越来越少。从最新公开数据来看,宝能系持股25.4%,其中通过前海人寿持有6.66%的股份,华润持股15.29%,万科两个资管计划共计持股6.2%,恒大持股5%。另据媒体报道,安邦保险曾在万科复牌后悄然增持数千万股,目前占万科总股本的比例从原6.18%略有上浮。
8月19日,万科在深圳市大梅沙总部召开董事会会议,恒大和第一大股东宝能均未列席万科董事会会议。
香港明报此前报道称,恒大地产高调买入万科A股后,同属扑克牌游戏锄大D的“大D会”的另外两人——新世界集团郑家纯和中渝置地主席张松桥,皆增持万科H股,三人迄今增持万科A股、H股共计资金近亿元。
此前,有网络自媒体爆料,万科掌门人王石现身深圳弘法寺,并且“有图有真相”。分析认为,王石低调到访弘法寺,似乎是在紧要关头“临时抱佛脚”。佛教在潮汕资本圈影响力很大,不少资本大佬的父母都是虔诚的佛教徒。不看僧面看佛面,或许后续会有某种出人意料的转机出现。
万科将于8月22日进行公司半年度业绩新闻发布会,公司高管将出席解答媒体和投资者关系,但王石作为董事会主席不会参加当天的新闻发布会。
另外,万科董事长王石将于8月26日上午出现在华润香港总部。
8月16日,华润置地发布公告称,公司将于8月26日上午十时在华润总部举行董事会会议,王石将亲自参加此次华润置地董事会。目前不清楚王石是否会借此机会再次拜会华润集团董事长傅育宁。
在这场万科股权战之中,王石已经与华润从统一战线走向了对立面。此前7月27日,王石曾单独前往华润总部拜会傅育宁,双方谈话内容至今没有公开。而在此次董事会会面中,王石将见到的另一个焦点人物是华润执行董事吴向东。
此前报道称,“宝能系”在提出罢免万科现任董事会及监事会成员时,亦已准备好董事会提名人选预案,计划推举华润集团助理总经理,华润置地执行董事吴向东为万科董事长。
面对传闻中的“万科董事长”人选,不知道双方见面会是何种情形。
本内参此前曾撰文《宝万之争最终结局注定“姓公”!》指出,无论最终结果如何,万科作为优质的上市公司,如果纳入国资旗下,符合做大做强做优国企的宗旨,尽管目前宝能坐着“第一大股东”的位置,但在“国企做强”的大旗下,未来万科的结局一定“姓公”!如果华润作为原国资大股东,把万科这么优秀的资产给弄丢了,那么就是犯了错误!这是央企高层不可承受之重。
“银证保”监管框架再升级,短期“纠结”无碍中期行情
:林飞
编者按:“银证保”三会近期再度升级各自监管框架,金融领域的防风险、去杠杆措施更加具体、细化并逐一落地。短期市场情绪或因此压抑。资金面上,在上周初主力资金启动权重股拉抬指数时消耗了大量资金,在一个存量博弈的市场里,这样的举动势必难以长久。因此,在前期监管层的“默许”之下,主力资金以买地产股、拉抬权重等手段所演绎的“脱虚入实”方式可能暂时告一段落。需要指出的是,主力资金暂时转入“休整”阶段,很可能是发动一轮“中期行情”前的“蓄力”之举。
在*策面上,“银证保”三会近期再度升级各自监管框架,金融领域的防风险、去杠杆措施更加具体、细化并逐一落地。短期市场情绪或因此压抑。资金面上,在上周初主力资金启动权重股拉抬指数时消耗了大量资金,在一个存量博弈的市场里,这样的举动势必难以长久。因此,主力资金也有必要暂时休整一下,等待时机“重装上阵”。综合以上两方面因素来看,短期内A股走势可能更加纠结,但是充分的震荡蓄势,将为我们所期待的中期行情做更好的铺垫。根据博览纲领观点,到目前为止,触发一轮中期行情的“资产荒”逻辑,尚未有任何改变。
金融监管框架升级
博览研究员注意到,上周,在A股市场交易所层面的“连涨特停”、“涨停质询”等监管措施已悄然暂停,但就整个中国的金融市场来说,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的监管框架再次升级,并且有加速落地之势。
这意味今年三季度以来,资本市场所面临的旨在“防风险、去杠杆”的强监管格局仍在延续,上述各项监管措施很有可能会对短期市场活跃度形成压制。
主力资金或暂时转入“休整”阶段
上周五8月(19日)沪深两市小幅低开,受房地产、钢铁等权重股拖累,沪指迅速失守点后一路震荡下跌,午后沪指有一波直线拉升,临近尾盘涨幅收窄。截至收盘,沪指报.10点,涨幅0.13%;创业板指报.56点,涨幅0.13%。当天两市合计成交.76亿元,较上一交易日的.19亿元缩量明显。
在上周初权重股合力拉升指数之后,整体市场又回到了缩量震荡格局。预计未来短期内市场走势可能会更为纠结。
首先,上文所提到的各项监管措施,可能会让交易情绪趋冷。
其次,当前市场所处的位置已接近年初“熔断”式股灾区域,巨大的套牢盘成为市场上行的阻力。
第三,近期缩量震荡表明场内主力资金已选择休整。毕竟,在一个存量博弈市场里面,拉抬权重股虽然一时很爽,但往往后继乏力。
因此,在前期监管层的“默许”之下,主力资金以买地产股、拉抬权重等手段所演绎的“脱虚入实”方式可能暂时告一段落。需要指出的是,主力资金暂时转入“休整”阶段,很可能是发动一轮“中期行情”前的“蓄力”之举。
关于中期行情的展望,益合资本投资总监李宏图先生明确指出——
当前这轮行情的背景是,经济下行,资金出现流性陷阱,引发资产荒;加之,金融强监管的挤出效应,令资产配置风险偏好被迫提升在股市抱团取暖的倾向。鉴于目前“流动性陷阱”已在市场上取得部分共识,而产业资本在股市的赚钱效应却显现。因此,流动性陷阱引发的“资产荒”现象应是一个较长时期(虽然具体多久,没人知晓)。
所以,投资者也没必要因为短期走势不明朗而纠结,反而可以在市场震荡蓄势的时期,趁机布局“资产荒逻辑”下的“中期行情”。
益合资本投资总监李宏图先生给出的具体应对策略是——
●趋势成立,提高仓位50-80%;
●进攻者,30%配券商、房地产(分级基金、ETF优选),30%配中小创,20%配低价、低市盈率蓝筹;
●防守者,30%配低价、低市盈率蓝筹,20%配券商、房地产(分级基金、ETF优选)
●券商、房地产采用滚动操作,不恋战,保持底仓;中小创采用突破追击;低价、低市盈率蓝筹采用伏击。
免责声明
文章内容来自博览财经及网络,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