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31原创
文/钟杰Jack
保险公司,很容易倒闭吗?
上篇文章提到了客户理赔的顺利需要注意的十个点。从业十年,理赔过亿,你的保险能不能赔,只要知道以下几点
但是相对这些细节之前,客户更优先关心的是「大势」——保险公司的经营情况。和客户交流过程中,经常发生如下对话:
所以,我们今天具体分析一下保险公司的安全机制
本篇文章预期解决以下疑问:
▌大到不能倒闭的保险公司有哪些?
▌人寿保险公司不允许倒闭吗?
▌没听过的小公司很容易倒闭吗?
▌为什么保险公司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公司?
▌历史上有哪些「不争气」的保险公司?
本文干货较多,为了容易理解和增加可读性,有很多大白话比喻,如有不太恰当之处,请多理解。
Part1、保险公司的5种命运
在客户的心理倒闭的意思等同于破产,但是在行业里面,一家公司的死亡方式可不止这一种。
?公司的五种「死」法:
1、破产:是指企业因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或出现资不抵债,而通过法定程序清偿财产、偿还债权而终止其法人资格的一系列法律活动。
2、解散:是指结束公司的正常经营活动,消灭其法人资格的一种法律程序。只要符合公司法的有关规定且不符合破产的要件,就可以解散。
3、撤销:是指因为公司违背法律被动终止公司法人资格。
4、分立:公司分立指一个公司依照公司法有关规定,通过股东会决议分成两个以上的公司。
5、合并:公司合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公司依照公司法规定的条件和程序,通过订立合并协议,共同组成一个公司的法律行为。
以上五种情况都能让一家公司不复存在或名亡实存,接下来看一下《保险法》里是怎么规定保险公司的「死亡」权利的。
?保险公司的命运
《保险法》第八十九条:
解释:一般保险公司可以因为合并、分立解散,还可以股东商量一下解散,有人寿保险业务的公司特殊一点,不能自行散伙。
《保险法》第九十条:
解释:保险公司可以申请破产,还可能被依法强制破产。
以上,给大家说明了保险领域的一个真相:无论大规模还是小规模的保险公司,还是寿险、健康险、财险等不同类型保险公司都是可以倒闭的。
所以,以后听到「我们公司大到不能倒闭」、「人寿保险公司不能倒闭」等言论,要保持警惕了,这个人要么有点蠢,要么有点坏。
理论上,除了公司的分立,对于客户的保单没有丝毫影响之外,破产、解散、撤销、合并(特殊情况下)也会对保单有一定影响。
但客户不需要过多的担心,保险公司允许倒闭,不代表容易倒闭。一般说到这里,客户会补充一句:那大的保险公司倒闭的风险肯定小一些。
真相是什么呢?我们继续往下看。
Part2、一家保险公司破产之路
保险关于国计民生,是维护社会安定,提供居民安全保障的重要措施,而且保险作为国家金融体系中重要一环,如果保险公司出现信任危机,将危及整个国家的金融体系,所以,保险业的监管非常严格。
从它的监管单位身份可以窥豹一斑,保险业监管单位是「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银保监会),直属于国务院,而且除了保险业,它还负责监管银行业。
保险监管机构最大的职责就是维护保险行业合法、稳健运行,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为了方便理解监管机构是怎么工作的,我打一个比方帮助理解:
保险监管机构就像是交警,保险公司就像是一辆辆出租车,这个「交警」除了要监督「出租车」有没有违反「交通法规」,更重要任务是监督这辆「出租车」的「安全指数」变化,如果「安全指数」不高,可能会禁止载客,甚至会被交警接管。
法律法规主要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以及其他保险行业相关法规,如《保险公司资本保证金管理办法》、《保险资金运用管理办法》等。
动态监督系统是指中国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制度(中国风险导向的偿付能力体系,C-ROSS,简称偿二代)。简单来说,保险公司在正常情况下每季末、每年末都会通过建立详尽的数学模型和压力测试后能确保自己有能力在99.5%的概率下无论发生什么事件都不会倒闭。
偿付能力制度为多级预警制度,安全线第一档就是偿付能力要高于%,即(认可资产-认可负债)/最低资本的计算结果要不低于%。
如果计算结果低于%,保监会就会将其列为严格监管对象;
如果跌破安全线%,保监会就会动用各种监管权力要求保险公司采取股东增持、限制业务范围、限制广告投放等等办法让保险公司尽快将偿付能力恢复到最低安全线之上。
对于重点监管对象,保险法规定:
如果这些措施执行不到位或者违法了,银保监会就会派专业人员过来整顿。
如果更加危险,比如偿付能力严重不足,银保监直接接管,直到偿付能力恢复,保司能够正常运营。
如果整顿组或接管后发现可能需要外力帮忙才能挺过去,就申请重整,如果觉得没必要抢救了,就申请破产清算。
如果说「法律法规」是一条条马路,那么「偿付能力监管系统」就是一个超高级的自动刹车系统。
国家为了稳定金融市场,帮助保险行业的健康发展可谓是劳心劳力,准备充足,既是慈母,又是严父。
保险公司想「顺利」破产(翻车),真的不容易啊。
如下图所示,保险公司「倒闭」闯关:
综上可知,保险公司的「破产」可能性微乎其微,这和公司的规模大小没关系,统一监管之下,发生风险,国家不会轻易放弃任何一家保险公司。
没有任何可以可以媲美保险行业的安全机制,说保险公司为最安全的公司名副其实。
以上都是理论分析,接下来看点真东西,盘点40年来有哪些濒临破产的公司,他们的现状如何了。
Part3、保险公司里的作死小能手
目前国内一共有人身保险公司91家,财产保险公司88家。有多少家不争气的公司呢?
破产:0家
撤销:1家
重整:3家
第一家真正意义上「倒闭」的保险公司:国信人寿
经营时间:4个月。
为什么可以自行撤销?
因为,开业4个月,一份保险都没卖出去,没有任何保户受影响。干干净净的走了。
重整1号:新华人寿保险
现在,新华人寿的经营情况非常好,年原保费收入位列前十,泰康/人保都排在他后面。从濒临破产到保费收入前十,就没银保监会救不活的保险公司。
重整2号:中华联合财产保险
老资历的国字号,唯一带中华字样的保险公司。年,经历了高速扩张的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出现巨额亏损,资不抵债,破产边缘。
被接管和整顿多年,现在已经稳定运行。
重整3号:安邦保险
安邦保险规模最高时是国内第一保险集团,市值千亿,年保监会监控到安邦实际的偿付能力不符合监管条件,严重危及行业发展以及消费者利益,被依法接管。
于.2.22号,银保监会宣布监管结束。
新闻:重磅!银保监会结束对安邦集团接管!
实施接管以来,银保监会依法有序推动风险处置工作,在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和支持下,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截至年1月,接管前安邦集团发行的1.5万亿元中短存续期理财保险已全部兑付,未发生一起逾期和违约事件,保险消费者和各有关方面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基本完成世纪证券、邦银金租、和谐健康等非核心金融牌照处置,成都农商行也已挂牌。银保监会全力配合司法机关开展资产追缴,最大程度减少了原安邦集团董事长吴小晖违法犯罪行为给公司造成的损失。
通过以上四个案例,不难发现,银保监会的能力毋庸置疑,而且,还有一家金主公司,每次都是挺身而出,以身试险,慷慨解囊,它就是——中国保险保障基金有限责任公司。
Part4、总结
无论是从制度上的分析,还是保险公司的实际案例,都体现了保险行业的这套监管系统是非常先进和非常实用的。
但是防控风险的最佳手段是提前预防。
也许你还有疑问,是不是大公司更有实力能够保证自己偿付能力一直处于非常良好的状态,那是不是意味着大公司比小公司安全。
下篇文章为大家解析,偿付能力和大小公司之间的关系,也会大家隆重介绍,上面那位金主。
我所在的保险经纪总监团队年成立,目前成员超人,来自全国各地,多毕业于中大、南大、浙大、北大等一流高校,拥有法学、医学、心理学等硕士、博士背景,98%本科学历及以上,业绩全国第一。
本人理工科出身,5年程序员工作经验,高级软件工程师,白板入行,目前团队小伙伴20多人,总结出一套有逻辑、有效果的成长体系,帮助新人打下坚实基础,培养持续成长、长期经营的能力,欢迎咨询和加入。
不一样的Jack
为深夜点一杯人间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