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白癜风 http://www.zkbdf120.com/文·段宏刚
作为我国先秦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化巨匠,以及道家学说创始人,老子思想通常以精深、广博、警醒为主要特征,有时短短一句话,乃至一个成语就能延伸出丰富的理念,若能学以致用,会让各行各业受用不尽。
先秦时期,是“礼崩乐坏”的时代,面对礼崩乐坏,孔子主张以“德”治国,以“圣人”为楷模,用圣人的德行作为示范作用,去教化民众,规范社会,治理国家。如果“圣人不仁”又该怎么办?这确实是一个问题。
老子
于是,老子就倡导“道法自然”、“无为而为”的思想,希望万物坚守自己的“道”。并指出,“道”是“德”的升华,修“德”是为修“道”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反过来,“德”又是“道”的基础,若没有“德”作为支撑,是修不好“道”的。
在实际推行中,老子以朴素的辩证法作为阐述依据,遵循万事万物的本源,不主张用外力去改变自然万物的属性,万物皆有自己的“道”,“道”是客观规律,是宇宙的本体,万物的根源,人生的准则。
孔子见老子
天地万物被“道”催生,并非有意为之,不是要达到什么目的,而是完全出于自然而然的无意作为。因此,就演化出了“道法自然”的理念,是老子思想的核心。
“道法自然”是一种无为思想,又演化成“无为而为”思想,即,做任何事不用刻意为之,要在有限的生命中达到自我平衡,在这个过程中,自我境界自然而然会不断提升,这样的人生状态才是一种大境。
老子所说的“无为而治”理念,实际上是通过“无为而为”思想形成的政治主张和治国理念,同时也具有修身养性的作用。
《道德经》
那么,什么是“无为而治”呢?它是道家思想在治国安邦之道上的具体体现,主要是针对君王而言的。
并不是说明君王什么也不用做就能达到治理好国家的目的,而是要求君王“不与民争”,坚守“以人为本”的理念,做好自己的角色,不去过多地干涉民众的精神思想,要善于激发和调动民众的创造力,充分信任民众的能力,让民众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参与到具体工作中,在实践中磨练,不断成长,最终成为有用之才。
李世民
同时,要爱民如子,创造条件让民众劳逸结合,并得到充分的修生养息,最终享受到自力更生、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乐趣。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国、民共同走向辉煌,真正实现国富民强、繁荣昌盛的大好局面。
实际上,在数千年历史中,开明的帝王对“无为而治”思想推崇备至,最有代表性的要数盛唐时期。
唐太宗、唐玄宗时期,非常重视道教,唐太宗甚至标榜自己是老子(李耳)的后人,并把道教确定为国教,不惜财力在老子故里扩建高大上的太上老君庙,大大提高了老子的历史地位。
随后,唐太宗广泛采纳道家思想来治理国家,任人唯贤,知人善用,虚心纳谏,充分尊重各地民风民俗,最终开启了“贞观之治”,让唐朝迅速走向繁荣昌盛的局面。
唐玄宗对道家思想的推崇,比起唐太宗有过之而不及。他亲自提笔,两次注解《道德经》,下令把《道德经》列为唐朝科举考试的必考科目,并在全国广泛招贤纳士,组织起一批人才专门研究道家思想,同时,他自己不断学习和研究《道德经》,提升自己的治国之道,最终,他给唐朝带来了伟大的“开元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