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邦保险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原来有这么多问题存在,大秦帝国灭亡是必然 [复制链接]

1#

征伐之剑出鞘,世界留下伤痕;野心征服越多,收获敌人更多;这是宿命的恶意,亦或是登顶的阶梯;欲望的烈火熊熊灼烧,升腾与坠落纷纷众生;历史是一曲长歌,逝去灵魂构成音符;天地间,何人无形之手来拨动染血的时空琴弦。

大秦帝国为何迅速走向覆亡之路,其缘由甚多,我简要列出以下几点关键因素/p>

1.僵化的治国理念与法家价值观

随着秦皇扫六合、统一全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转移。帝国建立之初,其第一要务应该调整法制和政策,从动员百姓征战改为安邦定国和民族团结,以此安抚天下百姓。但是,秦朝继续沿用战争时期的法制观,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秦国之法,仍然沿用法家的治国理念,比如,法的政治观,法的国家观。因此,帝国灭亡很大程度上因为官员和皇帝没有调整政策的意识。

可见,国家的价值观必须基于国家人民的历史凝结,国法的推行要以六国人民认可的价值观做基础。六国人民难以适应秦国严刑酷法,无法从国家政策中得到实惠,更不能凝聚起六国遗民的之心,民怨日益沸腾,只要稍微出现动乱,六国复辟势力和革命力量便会迅速结合在一起,成为秦朝的掘墓人,大秦帝国的结果必然是走向覆亡之路。

2.高度集权的体制导致秦政权统治阶层空心化

法家的价值观应用于政治,使得皇帝集司法、财政、人事权于一体,权力缺乏制衡,高度独裁专制;在地方组织上,秦朝极力瓦解地方宗族,以加强中央权力,但也同时弱化防御外敌的能力。因此,秦朝看似无比强大,实则外强中干,统治阶层空心化,缺乏凝聚力。大秦帝国是大奴隶主和大地主结合的政权,所以法的理念在上层是很难推行,利益的斗争决定了上层之间的分裂,他们统治阶级内部不团结,即宦官集团和权臣集团、军功家族集团斗争激烈。从最高层的庙堂贵族,到最底层的江湖草莽,无法被中央实际控制。

可见,庞大的帝国危机四伏。尽管帝国面对造反势力,仍有绝对优势,但因上层统治阶级的不团结,无法组织反扑力量。最终,大秦帝国湮没于历史长河中。

3.浩大的工程劳民伤财。

秦朝没有采取安抚六国民众的措施,反而大兴土木,四处巡游,封禅泰山,修复长城,开凿灵渠,修建阿房宫和骊山陵墓,不断的对外征伐,穷兵黩武,这些劳民伤财之事绝不应该同时发生于王朝的初期。

4.六国遗民缺乏对大秦帝国文化认同感

军事强大的秦朝文化真空,国家的文教水平与政治经济不匹配,使得国民对认同感的缺失,进而秦帝国与人民高度对立,引发一系列政治经济危机,最终,人民起义揭竿而起,秦朝走向衰亡。

5.秦军军事策略的失误

诚然过于严酷的政法会激起民愤甚至导致民变,但一个王朝却并不一定会因此而灭亡,要不然历史上也不会有如此多被镇压的农民起义。苛政也许可以导致民变,但民变不一定能摧毁一个王朝。秦军的军事部署不当也是导致了大秦王朝的崩溃关键因素。秦军的将领将秦军分散,并派出涵谷关四面主动出击蜂拥而至的叛军。殊不知叛军士气高涨,锋芒毕露,正面交锋必不占上风。如果秦军在前期兵败后,能及时调整策略,退守涵谷关,以秦军当时的实力就算关东六国之地丢了,也还可以保全关西的秦国故土,以待时变,夺回关东六国之地,重建大秦帝国。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