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邦保险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伊尹从一介奴隶厨师逆袭成商朝开国元勋一代 [复制链接]

1#

在先秦时代,出身卑贱且身负才能之人,想要出人头地至少要有三大条件:第一、有贤明之名声:良好的名声能增加崛起的机会,能更快地“闻达于诸侯”;第二、获得贵人赏识:不论是贵人求贤还是“毛遂自荐”,获得赏识才有发挥才干的平台;第三、以才干得高位:以自己的才能为领导者带来更多的利益,便有获得高位的可能;名声要显,德要配位,才要堪任,才能让出身“卑贱”之人走向“人生巅峰”,惠及后代。而一代名相伊挚符合这三点,成功地从奴隶逆袭成商朝的开国元勋。

公元前年,商朝开国元勋,一代名相伊挚(商朝建立后被封为尹。后称为伊尹)生于空桑(今河南开封市杞县空桑村)。刚出生没多久的伊挚被遗弃于一片桑林之间。襁褓之中的伊挚哇哇大哭,惊动了有莘氏的一名采桑女奴。采桑女发现伊挚,将他带回主人家,献给有莘王。有莘王见小伊挚,眉清目秀,又得知小小婴儿无父无母,心生怜悯,并命家用奴隶厨师去抚养他。奴隶厨师成为其养父,所以小伊挚一出生就烙印商了“奴隶”的身份。

01遇贵人有莘王,伊挚名声初显

伊挚,从小就聪明颖慧,跟随养父学习烹调技术,做事用心,常能举一反三,进步很快。虽然是奴隶身份,但有莘王并没有忘记这个小家伙,对伊挚相当厚待:让伊挚能够学文习字。要知道哪个年代,能够学习文字可是贵族的专属,一介奴隶,若无贵族的“优待”,是不可能学习文字的,更不用说去研究尧舜之道,治国安邦的道理。

长大后的伊挚,不仅精通烹饪,学问也是与日俱增。于是有莘王提拔伊挚为贵族子弟的“师仆”(家庭教师)(《墨子·尚贤》记载:“伊挚为有莘氏女师仆”)。在教授贵族子弟学习的同时,时常发表对三皇五帝和大禹王等英明君王的施政之道的精妙言论,不久,伊挚在“圈内”开始名气远播。

02伊挚陪嫁入商,以滋味说汤受重用

高速发展与不断扩张的商部落,人才缺口巨大。商汤接任商国国主之位后,一直求贤若渴。而这时伊挚贤能的名声传入商汤耳中,商汤决定拜访有莘国,请他出仕为官,辅助自己。

商汤到有莘国,拜访了有莘王,并以玉、帛、马、皮为礼向有莘王提出将伊挚“转让”给他。有莘王毕竟是做了多年国主,清楚夏亡商兴的发展局势,也知道伊挚的才能对商汤的发展将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有莘王并没有立马答应,而是委婉谢绝。

商汤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得到伊挚的心思,反而三番五次地与有莘王“协商”。在多次“协商”中,有莘王提出了一个双赢的办法:有莘国的公主纴(ren,四声)巟(通荒)与商汤通婚,结成两家同盟。一来有莘国虽小那也是夏禹之后的姒姓国族,在诸侯部族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可以帮助商汤成事;二来伊挚将成为陪嫁男仆进入商国。

作为陪嫁进入商国的伊挚,并没有第一时间见到商汤,而是被分配到管理商汤府邸的厨房的岗位上。忽然有一天,忙碌的商汤在吃饭时,觉得饭菜做得十分美味,并召见厨房负责人。伊挚于是“负鼎俎,以滋味说汤”(史记·殷本纪)伊挚以烹调、五味、火候为引子,规劝商汤要效仿贤王,行王道。通过这次谈话,商汤更加确认伊挚是有大才能的人,于是赦免其奴隶身份,并任命伊挚为小臣(小臣:辅佐主君的近臣),辅助汤管理国政。

03“赤鸠”事件:伊挚遭遇“两难”,被迫去汤适夏,仍不忘搜集情报

虽然伊挚成了商汤的小臣,但其一流的烹饪技术也让商汤记忆犹新。一天,一只赤鸠飞落在屋顶,被商汤一箭射下。商汤把赤鸠扔给伊挚说:“给寡人炖个羹,寡人一会儿来吃”。(汤射之获之,乃命小臣曰:“脂羹之,我其享之。”——清华简《赤鸠之集汤之屋》)

伊挚把羹汤做好,但商汤还未回来,这时主母纴荒出现,看见羹汤,并让伊挚把羹汤给她尝尝。

伊挚说:“夫人不可,这时主君要喝的羹汤,您喝了的话,主君会杀了我的。”

纴荒说:“你不给我?主君能杀你,我就不能杀你么?”

没办法,伊挚只好把羹给了纴巟,纴巟没吃完,让伊挚把剩下的羹都吃完。商汤大怒。

主君与主母的命令,对于伊挚来说,都是不可违抗的,否则就是不忠;更不可能向主君“告发”主母,这是既不忠又不智。

伊挚,太难了。没办法,为了不在这种“冤屈”中被处死,伊挚只好外逃,前往夏朝王都。

但这一次去夏王都,伊挚并没有瞎晃悠,而是考察夏王都的民风民情,并暗中收集朝堂上的情报。伊挚发现夏王“率止众力,率夺夏国,有众率怠不和”(史记·殷本纪)。夏王耗尽民力,施行暴政,掠光了夏国民众的财富,民心积怨甚深,认为夏朝的“天命”不在,将亡。

过了段时间,伊挚决定回到商国,并把所获得的情报整理出来,汇报给商王,并认为商应该积极准备伐夏了。商王在伊挚离商的那段时间,了解了“赤鸠”事件的真相,也就没多说什么。同时,也感动于伊挚蒙受“委屈”仍不忘为商国着想,反而更加信任伊挚,再次重用他。

04才能尽显:谋划灭商,弱夏强商之策

A、内修德政,外联方国:

夏王朝虽已呈现日薄西山之局面,但多年的统治,仍有不少诸侯支持正统王朝。因此伊挚建议商汤内修德政,宽以治民,以获得民众拥护;对外争取更多的诸侯国的支持与依附,强大己方势力,并暗中鼓动人不断揭露夏桀暴政罪行的政治舆论宣传。

B、商汤被囚,积极营救:

在夏桀后期统治期间,不断有诸侯进行零星的叛乱,这时商汤有心剪除商国东部的三个死忠方国:韦国、顾国及昆吾国。刚准备对韦国动手,夏桀就派使臣至商国召汤入朝,防止商汤继续做大。这时商国实力不足以对夏进行征伐,商汤只好遵从命令入王都。夏桀于是将汤囚禁在夏台。

伊挚和仲虺(商汤的另一大臣)得知夏桀将汤囚禁起来以后,就搜集了许多珍宝、玩器和美女献给夏桀,请求夏王王释放汤。夏桀是一个贪财好色之徒,看见商送来的许多珍宝、玩器和美女,非常高兴,也就下令将汤释放回商。

C、剪除夏王羽翼试探夏王底线:

商汤被囚在诸侯国中引起了恐慌,生怕被夏桀迁怒,于是不少诸侯暗中归附商国。商汤回国后,与伊挚等人谋划,以“闪电战”的方式,快速出兵韦国,韦国来不及求援就被灭了。于是商汤顺势将顾国也灭了。昆吾国国主看韦、顾两国被灭,于是请求夏王出兵征伐商国。夏王不允。一年后,昆吾国觉得自己可以去灭商国了,于是率军向商进攻,没想到昆吾国一败再败,损失了土地和人民,再无力反抗。

商国扫除周边心腹之患,于是伊挚建议商汤,采用不进贡的方式来试探夏王朝的底线和实力。没想到这一断贡,夏王便调动九夷族兵马要讨伐商国。商汤见状,立马“认怂”,表示臣服,恢复进贡。灭夏时间还不够成熟。

当夏朝贤臣关龙逢因多次进谏而被夏桀处死时,太史令终古把占卜的凶兆(占卜结果对王朝统治具有重大影响)告知夏王,夏王不屑一顾时,商汤将此事遍告诸侯,九夷族也不愿听从夏王的命令。灭夏时机已经成熟。

D、灭夏之战夏朝灭亡

商汤誓师后,选良车70乘,敢死队人,联合各方国军队,采取战略大迂回,绕道至夏都以西突袭夏都,夏桀仓促应战,西出拒汤,先与商军战于蒲州(今山西省运城)一带,后在鸣条全面击溃夏王军队,取得决定性胜利。后挥师西进,占领夏都,夏朝宣告灭亡。

05商朝开国伊尹从辅政到摄政

商汤和伊挚在夏王都告祭天地以后就率军回到了商都。携大胜之势,各地的诸侯、部落酋长都纷纷至商都进贡,愿意臣服商国。“于是诸侯毕服,汤乃践天子位”(《史记·殷本纪》)

汤建立商朝后,封伊挚为尹,尹是辅佐君王正天下的意思,也就是最早的宰相。伊尹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宰相。

伊尹在宰相的岗位上一干就是半个世纪,先后辅佐了五代商王。商汤的太子太丁死的比较早,商汤驾崩后,于是伊尹太丁的弟弟外丙为王,可惜外丙是不长寿,即位3年就驾崩,又立外丙的弟弟中壬为帝,即位4年驾崩,这时嫡长孙太甲也长大了,于是太甲即位。为此伊尹还做了《伊训》、《肆命》、《徂后》来谏训太甲。

太甲即位的时候,天下承平,王朝开始强盛,于是就飘了,开始不尊他爷爷商汤立下的法度,败坏德业,昏乱暴虐。伊尹怕太甲在祖宗基业给败坏,凭借自身的权势与无与伦比的威望,把太甲帝给流放到他爷爷的墓地,去守墓,面壁忏悔。

在放逐太甲的这三年里,伊尹代行政务,主持国事,朝会诸侯。

这是史上第一次宰相放逐君王,摄政天下的榜样,为后世霍光、王莽等人提供了“法理依据”。

没想到三年后,太甲浪子回头,悔过自新,伊尹又把太甲迎回来,把大权都交还给太甲。重登帝位的太甲修德,让百姓安居乐业,伊尹还作了《太甲训》三篇赞扬太甲帝。到太甲的儿子沃丁即位临政时,伊尹去世,享年岁,和商汤一样岁寿终。(应该是后世之人让伊尹“人为”圆满)

06尾声

伊尹出生奴隶,受有莘王赏识,学会了识文断字,并以厨子身份感悟到烹饪精华,并延伸至治国之道。伊尹以烹饪和才学闻名,并能以精妙的口才,说服商汤,获得重用。伊尹将人心治乱看作王朝统治之根基,并帮助商汤灭夏,开创新王朝。

伊尹作为五朝元老,虽有放逐帝王之事,但最终能坚持初心,还政于太甲,漫长的医生,终能保全晚节,成为儒家系统圣人级别的元圣。当然很多儒家著作里的记载就不能太当真,但伊尹能从一介奴隶厨子成长为宰相,成为摄政大臣,甚至是儒家圣人,离不开才学名气、贵人赏识、自身见识与口才以及谋划之才,更有还政之气量,方能成就一代名相与圣人。

当然,掌握并精通一项技能也很关键,比如学会烹饪。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