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中西治疗白癜风 https://m.39.net/disease/a_5788618.html文
吴梁
近现代以来,西学东渐,尤其是清末“废科举,兴学校”后,从京师(今北京)至各省,各级学校如雨后春笋纷纷建立,为今日的中国教育奠定了基础。
嘉兴为东南人文渊薮之一,由嘉兴籍人士出任的各大学校长,为中国近现代培养了无数有用人才,为国家的现代化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今简介如下:
二、褚辅成与上海法学院
褚辅成(~),字慧僧,嘉兴人,系辛亥革命元老。
由于年大革命失败,不满国民党“清党”而退出政界,于年同沈钧儒等著名人士创建了上海法科大学(年改名上海法学院),设本科、专科、预科三部,系私立大学。学校设有校董会,并在教育部立案,其经费由社会捐款、学生缴费两部分组成。
褚氏兼任校长,由潘力山任副校长处理日常校务。初办时,有学生余人,教师20余人。年1月潘副校长不幸逝世,校董会决议由褚氏任正式校长。
褚校长到任后,重订章则,增设银行专修科,并设置合作银行和实习法庭,供学生实习。校舍迁到江湾路新址。年夏停止预科招生,是年秋添设附属中学。褚校长聘请沈钧为教务长、王造时等法学专家为教授。由于学院教学质量良好,获得了很高的社会声誉,抗战前在校学生增至近千人。
年“一·二八”淞沪战役时,学院全部校舍及一切设备惨遭侵华日军焚毁。在褚院长领导下,学院一度迁移杭州,借银河桥绸业会馆办学,后又迁回上海。经全体校友努力,募得数万元基金修复校舍后,继续办学。
年,褚院长以当时美国正积极推行白银政策,致使银价上涨,影响中国白银外流,造成金融恶化,特此提出《货币革命》的主张,以为救济农村、发展工商和安邦定国之策,除在学院内作了多次讲演外,并将讲稿印成单行本分赠国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国内专家,引起社会共鸣。
当时,上海厂商数百家联名要求国民政府推行褚氏的《货币革命》主张,引起国民政府财政部的重视,于同年11月发出紧急布告,决定实行新货币(法币)政策,其中关于法币的发行与兑换、发行准备保管委员会的设立与规定辅币为镍币等内容,与褚氏《货币革命》内容相同。
褚氏《货币革命》,实为我国重要的货币理论史料之一。
年11月22日,国民党政府悍然逮捕了沈钧儒教务长和校友沙千里、史良及其他爱国人士,造成了“七君子”的冤狱。在全国人民的抗议下,国民党当局于“七七”抗战爆发后不得不释放了“七君子”。
年全面抗战开始,上海成为“孤岛”,褚氏被迫西行,在大后方从事抗日民主活动,法学院院务改由次子褚凤仪教授代理。虽在校学生人数减至名,学校经济窘困,但在褚凤仪代院长的主持下,经全院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克服种种困难,在“孤岛”内坚持抗日救国的方针,使学校声誉蒸蒸日上。
至年,学生人数增至人。同年12月7日在日军发动太平洋战争后,日军接管上海租界。学院乃有计划地分批内迁至安徽屯溪。虽然战时生活艰苦,但全院师生坚持抗日办学。
年,褚辅成在四川万县当地士绅蒋肇成等人的支持下,筹备了上海法学院万县分院,并嘱安徽屯溪的上海法学院将商科迁来万县,再调会计系的系主任霍铭阶及褚凤仪代院长等来万县分院任教。万县分院于年底招生,设法律、政治、经济三个系和司法、经济行政、财政金融、会计统计、报业管理五个专科。
从年底至年底,先后招生40余个班,为四川培养了多名高级人才。在褚氏的领导下,分院实行“抗战救国”方针。由于办学质量优良,在川东名声鹊起,尤其是报业管理专科主办的《中外春秋》周刊,敢于揭露国民党当局的种种贪污腐败行为,深受四川民众的欢迎。
抗战胜利后,万县分院大部分专业迁回上海法学院,留下来的万县分院,为感念褚氏对川东教育事业的贡献,经教育部、四川省政府核准,改组为“私立辅成学院”。
褚辅成回到上海重掌校政。复员后的上海法学院修理校舍,添置教学设备,藏书达十万余册,面貌焕然一新。
年5月4日,上海各大专院校分别集会纪念“五四”运动,法学院政治系学生举行学术报告会,焦敏之教授讲授《民主政治的时代性》。有三四十位学生到北四川路进行街头宣传,并张贴纪念“五四”、要求人权的标语,不料遭到国民党上海市政府的无理干涉,派出警察撕毁标语,殴打学生,致潘思采、顾钱吉两同学受伤。
5月6日中午,“五四事件”抗议委员会决议自当日下午起开始罢课,此举得到褚院长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强烈支持。5月7日晚,上海市长吴国桢到褚院长寓所,就解决“五四事件”与褚院长交换意见。
5月8日,褚院长与学生抗暴会代表谈话。抗暴会决定5月9日下午向上海市政府请愿并请褚院长参加,褚院长欣然同意。5月9日下午3时许,上海法学院与上海34所大专院校学生代表多人,分乘大卡车别上南市政府请愿,褚院长乘轿车前往。
沿途学生代表高明举欧曲、挥舞旗帜,情绪极为激昂。到达上海市政府后,大队学生列风在市政府大院广场上,褚院长与学生代表20余人被请上楼院长,学生代表屈元、教师代表高最仰等三人进入市长办公室,与吴国桢市长进行谈判。
褚辅成严词驳斥了吴国桢的无理发言,指出学生发动这次请愿是被逼出来的,并提出抗议。结果吴国桢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提出了五条解决办法;
(一)学生医药费由市政府负责;
(二)保证今后公务员有超越法令的违法行为决予严办;
(三)褚院长参与调停,年高劳顿,吴市长特向褚院长道歉;
(四)学生即日起复课;
(五)警士执行职务时应遵守纪律与注重礼貌。上海法学院的抗暴斗争,终于取得了胜利。
褚辅成担任上海法学院院长近20年。他关心学生成长,操劳院务和聘请良师,为上海法学院的成长呕心沥血,受到全校师生的敬仰与爱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