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治疗最权威的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ht/250114/k7v00y7.html来源:雪球
监测数据的时候,沃伦君发现,冯柳通过大宗交易平台耗资18亿元,接盘大家保险(原安邦保险)持有的一家年老字号公司的减持股份,这家公司就是同仁堂。
冯柳擅长逆向投资,大部分持仓都是在公司遭遇利空或下行趋势时买入的。面对上证报记者采访,他表示:“我买的公司偶尔会有点瑕疵,但利润也来源于瑕疵消失,好处是我通常买在低位,即使错了也不会亏大钱。”同仁堂大概率就是一家这样的企业。
冯柳接盘
同仁堂()8月8日发布公告称,大家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即原来的安邦人寿保险)于8月4和6日,通过大宗交易减持公司股份万股和.36万股,累计减持.36万股,占比5%。
对照重要股东买卖和大宗交易来看,同仁堂两笔大宗交易接盘方(国信证券深圳振华路营业部是冯柳席位之一)均指向了高毅投资的冯柳。
沃伦君从大宗交易和定期报告的历史数据中,可以确定冯柳接盘,耗资18亿元。
冯柳在8月4日接盘万股后,在8月5日肯定卖出了一部分股份,至于卖出多少,只有冯柳自己知道。为什么呢?
因为在8月6日冯柳又通过大宗交易接盘.36万股,两次合计持股占同仁堂总股本5%。如果冯柳不在8月5日卖出部分股份,那么,他的持股就会触发“举牌”,这会导致一个致命后果:成为大股东,符合减持新规,6个月内不能卖出。
而且,按照减持新规,持股5%以上的大股东,在任意连续90日内,采取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的,减持不得超过总股份的1%,采取大宗交易方式的,不得超过2%。
这不是要冯柳的命啊!
8月5日总成交量为万股,冯柳不可能全部卖光。从沃伦君统计的历史数据来看,冯柳非常看好同仁堂,没迟到大肉绝对不会大量抛售。他卖出少部分股份,避免成为头戴紧箍咒的孙悟空而已。(三季报见分晓)
瑕疵不少
同仁堂业绩自年以后逐年递减,年出现负增长。
公司在年-年间,营收一直保持着10%以上的增速,但是自年以来其营收增速跌破10%,年更是出现负增长,不及年的收入水平。
年上半年,营收同比下滑16%,扣非后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27.36%。销售净利率为12.34%,较去年同期下滑2.73个百分点,创近五年中报业绩新低。
公司业绩整体下滑,主要源于上半年受到疫情影响,公司产品多为心脑血管、慢性病及补养类产品,医院停诊,线下门店客流减少,以及顾客购买意愿下滑,因此销售收入下滑。
年业绩下滑主因之一是子公司同仁堂科技正值新旧产能交替和品种转移,对产能落实形成一定影响。
瑕疵消失
1、国内疫情数据已朝好转的方向发展
我们都有直观的感受,除了坐地铁、火车、飞机、学生上学进校门等佩戴口罩以外,其余时间和地点均不需佩戴。日常生活基本上已经正常化
2、同仁堂二季度业绩回暖
电商渠道销售额超亿元。第二季度公司实现营收、净利润和扣非后净利润的同比增速分别为-8%、-22%和24%,相对一季度下滑显著收窄。依托天猫、京东等购物平台,实现母公司37个品规销售1.05亿元,同比增长35.38%。
3、新一届高管已1年多,人事调整结束
自去年2月刘向光等被免职以来,朱共培(副总经理)、冯智梅(董事、总会计师等)、詹鑫(董事)、王清泉(副总经理)相继离职。目前,除了董秘以外,高管都是新人。
4、同仁堂科技业绩见底回升
受疫情影响,据年报和中报显示,大兴基地工程进度在去年底和今年中均为98%。随着生产正常化,下半年大兴基地新产能逐步释放和品种迁移逐步完成,同仁堂科技业绩将见底回升。
5、刘格菘一下买了万股
明显基金经理刘格菘管理的基金广发双擎升级和广发小盘成长在上半年分别买入万股和99.99万股,市值分别达3亿元和万元。
沃伦君查看同仁堂的基金持仓明细发现,医药类基金中海医疗保健、易方达医疗保健等在去年末仅仅持有多万股,银华核心价值优选持仓最多也仅为万股。
年中报显示,刘格菘直接持有万股,傲居群雄。其他基金仅仅只有10万股到万股不等。
经历了融通领先成长基金的大起大落后,此前较为激进的刘格菘,目前比较沉稳。他中报电子行业持仓比例24.28%,较上期减少了14.26%,可见一斑。
同仁堂是拥有多年的中药行业著名的老字号,牛黄解毒片、六味地黄丸、安神补脑液等等,这些耳熟能详的产品都来自于它。
沃伦君认为,短期看公司机制尚不灵活,成长空间受到一定压制。但是,中长期看,疫情、产能等瑕疵消失后,公司发展潜力非常大。
声明: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