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案例·安邦咨询本报记者王丽娟
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促使了海量数据的出现,而这些数据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尤其是本来就以数据为基础的分析咨询行业,更是得到了极大的推动。
根据美国数据统计互联网公司Statista的统计,经济咨询服务(经济咨询公司)在美国的市场规模已超过亿美元(近亿元人民币)。就中国目前的情况来看,有业内专家预测,信息咨询服务未来在中国也应该成为一个千亿元级别的产业,大数据技术将使该行业发生根本性的技术革命,前景不可估量。
信息咨询服务行业既是数据的提供者,也是数据的分析应用者,近距离接触此类企业将更有利于我们理解如何更好地应用数据来服务社会。
安邦咨询公司(以下简称安邦)创始合伙人、首席研究员陈功是中国信息分析学科的权威专家。他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数字经济迅猛发展,数字浪潮汹涌澎湃,但数字只是信息的一种,而且是常见的一种。无论是数据的可视化,还是人工智能,实际上都是数据工具的运用。但是从信息分析的角度看,最后起决定作用的还是预测和分析。
安邦作为民间智库,其业务内容不仅是为政府、企业提供知识资源、数据等信息服务,更重要的是在这些数据的基础上作出战略预测,为公共政策及其建议服务。智库的核心资源毫无疑问是知识资产,尤其是专家资源,但缺乏信息资源和分析工具的专家体系在现代决策系统中是不可想象的。在数字经济时代,智库的发展必须紧跟大数据时代的新形势,以大数据支撑智库科学咨询研究,以科学咨询研究支撑科学决策,才能真正发挥好咨询公司的作用。安邦是如何使用这些数据的呢?
陈功介绍,安邦几十年来使用的研究方法中,最重要的就是信息方法,主要仰赖的是各种各样的信息工具,从简单的利用搜索引擎谷歌、百度等进行数据的收集,到建立数据库以及研发内容分析和关键词技术等。同时,在信息分析的框架上,对各种信息进行整合与再组合,追踪寻求新的逻辑动态。在这个基础上,找到一条可验证的事件曲线,进行准确与可靠的预测。
他将这个工作形象地比喻为猎人在森林中追踪猎物的过程,强调的是对信息的捕捉、判断和结果的可验证,以及最后是否逮到猎物,这些都是硬指标。“任何模型都是人的思想创造的,任何模型的运用都是数据创造的,这是摆正人与数据关系的关键。”陈功说。
安邦咨询公司成立于年,是国内从事宏观经济与战略决策研究的民间智库,一直专注于财经、公共政策和风险领域的信息研究和分析,在长达十数年的发展过程中,始终为社会提供中立、客观的研究分析成果及观点,赢得了政府以及众多国际企业和中国企业的信赖和支持。
陈功认为,这些成就来源于安邦对团队作用的高度重视。“研究实践证明,高度依赖个人的研究成果,无论从服务角度还是专业角度来看都不可靠。”他说,因为要从事一项追踪性的研究,持续时间可能很长,保持追踪几个月时间的情况很常见,而要确保研究结果的准确,确保结果可验证,一定需要一个团队。安邦的信息服务特点是团队式的,突出的是团队,这也是安邦咨询与一般研究机构的最大不同。
在他看来,这种团队式的研究,有两个极为重要的保障条件。一是信息的平台。安邦有自己开发的平台,可以交换信息和观点,发现信息变量,形成共识。同时能够实现记录和分享,形成团队合作的基础。二是研究秩序。安邦的研究活动必须要求积极参与讨论,不参与讨论的人基本都要被淘汰。没有参与和分享,团队研究根本无从谈起。
此外,陈功介绍,安邦对数据的分析应用有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开放,所采用的信息环境是开放的,只从开放信息中获得分析要素,研究成果也尽量保持开放。“只有在开放环境中一些假数据才会被察觉荒谬之处,不开放就发现不了其中的问题。因此,我们认为,开放是一种力量,所以我们大力支持开放的分析。”他说。
那么,如何做到让研究人员无私共享自己找来的数据资料呢?陈功表示,有很多方式推动研究人员共享自己的资料,首先,不愿意共享的研究人员,与公司研究文化格格不入,很难在安邦咨询存在下去,会自然淘汰。其次,共享平台上的记录是保存的,这是评估个人研究能力的证据。第三,分工与合作,必须有拿得出手的工作量。第四,数据与资料,往往由其他部门提供支持,这种支持也是开放的。
民间智库与政府智库相比,具有体制相对灵活,立场相对独立的优势。陈功认为,一家重要的智库,必然会参与公共政策,但对公共政策参与到什么程度,差异极大。这种差异,决定了一家智库的真实价值。如果一家智库,能够在“事前”参与,则表明这家智库具有极高的重要地位;如果一家智库,仅能够在“事后”参与,这家智库实际上与新闻单位的社会作用基本一样。
“安邦总是强调预测要可验证,原因在于安邦总是在‘事前’参与,强调的是公共政策形成过程中的参与,这是我们的基本态度。”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