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生而不养枉为人。
但是,面对一个有残疾、需要花费大量钱财去医治,治好后还不一定能够恢复正常的孩子,一个贫困的家庭为了当人,就一定能养育吗?
答案是未必的。
年,一个患有残疾的女婴被先后遗弃7次,最后被一个老大爷捡回家。
她会被遗弃,是因为残疾,也是因为见到她的人家实在没办法承担起养育她的责任,就像她的亲生父母一样。
但为什么一个老人却愿意养她呢?
后来,这女孩有被再次遗弃吗?
如今这女孩跟老人怎么样了?
“这闺女曾被6户人家捡到过”
老人叫路安邦,河南人,出生于年,有两个儿子,老伴姓范。
他们家在县城有一小商铺,大儿子在读大学,小儿子却是患有精神类疾病,需要照顾。
两个儿子一个读书要钱,一个看病要钱,所以在用钱上多少还是有些紧张的。
但好在,一家人过得还是很不错的,就算家里没啥钱,但至少家庭是和睦的。
可是在那天之后,他们家的日子却是越过越苦。
有人问路安邦,说:“你又是何苦呢?不过是一个谁都不要的弃婴。”
路安邦摇摇头,叹了口气,说道:“终究是个孩子,她也没办法选择自己的出生,但我却有机会选择让她活下去。”
年5月17日。
夕阳西下,已经是傍晚时分,路安邦把店铺交给老伴看着,自己沿街捡垃圾堆里的纸皮和水瓶还有易拉罐之类的,积少成多也是一笔钱。
走着走着,忽远忽近地似乎听到了小婴儿微弱的哭声,这正好是白天和黑夜交替之际,突然听到哭声,路安邦一个50多岁的大男人也起了浑身鸡皮疙瘩。
他张望四周,空无一人,那哭声听起来格外真实,他便循着声音找过去。
最后在一个垃圾堆旁边的纸箱子里看见了一个裹着花被子的小婴儿。
这小婴儿哭得小脸煞白,但也掩盖不了她的可爱,软乎乎的小脸蛋,还有圆溜溜的大眼睛,看着真是可爱极了。
路安邦看看四周,依旧没有人,纸箱里除了小婴儿外就没有其他了。
他小心翼翼地抱起小婴儿,大概是感受到了人的体温,小婴儿当即就不哭了,又圆又黑的大眼睛满是好奇地盯着路安邦。
路安邦被这小婴儿看得心都软了,他嘴里嘟囔道:“这是谁家的娃娃,咋这么狠心就放这了?这么可爱,这爹妈怎么舍得?”
眼看着天越来越暗,路安邦一时半会也没办法去找小婴儿的家人,便抱着孩子回家了。
回家的路上,小娃娃睡着了,路安邦的孩子们都已经长大,好多年没有抱过这么小的娃娃了,心里还挺开心的。
回到家,路安邦的妻子范阿姨已经刚做好了饭菜,跟小儿子一块等着他回家一块吃饭。
路安邦抱回一个小娃娃可把家人吓坏了,他连忙解释了一番,范阿姨这才放下心来。
小娃娃是真的特别可爱,范阿姨是越看越喜欢,她一直想要一个女儿,可惜接连生了两个儿子,实在没办法。
这小娃娃会被扔在垃圾桶旁边,其实他们夫妻俩都知道,孩子这是被遗弃了。
他们二人这时候都起了想要领养小娃娃的心思。
家中很是暖和,便把小娃娃身上的厚被子换下来,这时候,他们发现了孩子的不对劲。
在小娃娃的脊梁上,不知道为什么,凸起了一大块,是个包子大小的疙瘩。
这显然是不正常的,夫妻俩互看了一眼,心里满是担忧,便医院看看。
晚上,把孩子哄睡后,范阿姨辗转反侧,睡不着,她问道:“老路,这孩子,很可能就是因为那疙瘩才被遗弃的。”
路安邦自然也是想到这点了,闷闷地说道:“应该是吧,不然这么可爱的娃娃,谁舍得不要。”
第二天,这对老夫妻医院。
医生看了眼小娃娃,又看向老实巴交的路安邦夫妇,语重心长地说道:“实话跟你们说,你们是医院的人,她之前已经来过6次了。”
路安邦一听,内心咯噔一声,他当即明白了,这病,肯定不好治。
那些人估计也是想要领养这娃娃,但这病他们实在没办法,就只能再次把娃娃遗弃在路边。
医生叹着气告诉路安邦,说:“这是先天性的疾病,脊髓脊膜膨出,不好治,虽然可以手术切除这疙瘩,但就算这样,也不能够完全治好,而且还要一直定期复查。”
又是手术又是定期复查,一听就是要花很多钱的病。
这对老夫妻当即就犹豫了,同时也能够理解为何这么可爱的女娃娃会被包括亲生父母在内,遗弃7次了。
在明白自己没有能力帮助小姑娘之后,这对老夫妻便带着娃娃来到了派出所,希望能够给孩子找个归处。
然而到了派出所,民警说出了跟医生异曲同工的话,民警惆怅地说:“这闺女曾被6户人家捡到过,这是我们第7次看见她了。”
这下难办了,但被连续遗弃7次,真的太可怜了。
民警说道:“这孩子也是可以送去福利院的,但如果你们有意愿收养她,我们这边可以帮忙把孩子户口上到你们家。”
这对老夫妻面面相觑,他们都从彼此的眼里看到了不忍心。当下就作出了决定,他们要收养这个姑娘。
在上户口时,两人给孩子取了一个名字,叫路景源。
“我没办法跟你过下去了”
就这样,这对年过半百的夫妻有了一个女儿,两人也还有一点存款,医院给孩子进行了手术,把那疙瘩切除了。
可惜的是,就算做了手术,闺女的病也没有因此好起来,她甚至还会大小便失禁,而且还经常出现各种病痛。
夫妻俩花了很多时间在闺女身上,带闺女去看病,也因为经常要去看病,家里的小商铺也渐渐开不下去了。
路安邦决定刚把商铺转让那出去,范阿姨得知后,并不是那么乐意。
她说:“这是我们家的生计来源,转出去了,我们小儿子看病要钱的呀,还有闺女生病的钱,以后去哪找?”
路安邦叹了口气,沉默不语。
然而偏逢屋漏连夜雨,在家里情况相当糟糕的时候,路安邦的母亲不慎摔了一跤,骨折了,需要住院。
最后路安邦还是咬咬牙,不顾妻子的劝阻,把小商铺转让给了别人。
而路安邦依旧是经常背着闺女到处去看医生,家中的老母亲和小儿子则全由范阿姨照料。
范阿姨虽然也很辛苦,但终究也是个心善的人,她也希望闺女能够好起来,所以并没有太多怨言。
但有些人看不下去了,说:“一个养女而已,值得吗?自己的儿子都照顾不好,还去管一个浑身病的弃婴,真是太不应该了。”
路安邦听着这带刺的话,心里并不好受:闺女已经很难过了,如果连我也放弃了她,她恐怕就真的没有未来了。
这还是一个孩子啊,甚至都还不知道世界的形状,路安邦实在没办法置之不理。
年12月,闺女的病已经相当严重了,有人提议说:“最好还是去那些大城市看看吧,那些地方医疗条件都更好,说不定会有办法。”
路安邦听后,觉得很有道理,但如果去大城市,那么医药费还有其他杂费肯定也要更多,最后他选择了去郑州。
在前往郑州之前,路安邦做了一个非常沉重的决定,甚至没有告诉妻子:他把家里的房子抵押出去了,拿到了2万贷款。
年1月,路安邦带着钱和闺女来到了郑州,最后辗转医院。
医院的副院长是一个叫刘福云的医生,这位医生也是个大好人,他在得知路安邦闺女的情况后,决定以个人名义捐元给他们,同时还亲自为孩子操刀。
这位医生很是善良,他说:“像景源这样的孩子,我们见过很多,往往孩子的亲生父母都会很绝望,甚至萌生不想治了的念头。”
“但路先生不同,他虽然不是孩子的亲生父亲,却始终坚持要为孩子治疗,还毫无怨言,实在是太令人敬佩了。”
很幸运的是,这一次的手术是相当成功的,不过还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景源未必真的能够站起来。
毕竟此前在第一次手术中,有几根神经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被切断了。
不论如何,手术就是成功了,路安邦久违地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路安邦迫不及待地跟妻子分享这个大喜讯。
他打电话跟妻子说道:“老婆,手术成功了!很成功!这次我们闺女可能真的能够站起来了!”
范阿姨得知后,也是喜笑颜开,她开心地几乎要哭出来,说道:“那就好,那就好!”
路安邦听到妻子开心的声音,心里也是欣慰的,突然又想到了房子的事,也就顺势跟妻子说了出来。
范阿姨一听当场愣住了,脸上的笑也凝固了,她沉默了好一会,电话那头是丈夫的声音,她深深呼出一口气,不顾路安邦还在说话,直接挂断了电话。
等路安邦回到家,范阿姨也已经做出了决定。
她眼中含着泪,悲切地对路安邦说道:“老路,对不住,我没办法跟你过下去了。”
他们的大儿子听后,急忙试图安慰道:“妈,其实......”
范阿姨摇摇头,没让儿子再说下去,这真的是她的极限了,没办法了,房子也卖了,这个家,已经没有盼头了。
她不讨厌闺女,也不想成为丢弃闺女的一员,但她真的坚持不下去了。
“谢谢大家!谢谢每个好心人”
路安邦就这样跟妻子离了婚,妻子带走了常年需要人照顾的小儿子,已经开始工作的大儿子和患病的闺女留给了他。
路安邦时常在叹气,但值得庆幸的是,闺女的情况好了不少,虽然依旧没办法像个普通人一样,但已经好很多了。
陆景源也是一个很坚强的小姑娘,虽然经常不得不在病床上待着,但她一直很坚强,而她的父亲还有很多好心人,也都一直在给她鼓舞打气。
日子一天天过去,路安邦和闺女靠着捡破烂还有每个与为数不多的养老金维持生计。
大儿子虽然也能补贴他们,但还有小儿子要治病和老伴也要家用,所以能够补贴的也是很有限。
幸好好心人还是很多的,平顶山的一位叫杨松坡的好心人,一直在资助陆景源,还有学校的老师也很关心、关爱她。
在家人和好心人的关照下,这个小姑娘也顺利成长到了15岁。
她虽然身体不是那么好,但也获得了很多关爱,所以性格开朗又阳光,平日里也能够正常跟其他学生来往。
范阿姨虽然已经跟路安邦离了婚,但她依旧是经常会去看闺女,毕竟有些时候,还是要有个女人帮忙比较合适。
范阿姨仍旧把陆景源当成自己的闺女,时不时会给孩子买些小姑娘家喜欢的小玩意,也会叮嘱她要如何照顾好自己。
15岁的陆景源虽然身体不好,但她却也算是幸运了,因为身边都是好人,尤其是父亲路安邦,从来都没有想过要放弃她。
正因为如此,陆景源也是一个很坚强的姑娘,父亲都已经为她坚持15年了,她又怎么可以轻易放弃。
然而,谁都不会知道,命运是如何运转的。
年2月,陆景源的病情急速恶化,左小腿上出现了一个溃疡面,而且面积不断扩大,最后竟足有5厘米宽,10厘米长。
医院待了很长一段时间,但依旧没能好过来,最后路安邦带着闺女再一次医院。
医生告诉路安邦:“这是由于长期使用不正常的走路姿势所导致的,而且已经影响到了腿上的关节。”
“如今最好的选择就是进行手术,不过这也存在风险,最糟糕的情况下,如果在手术后出现骨髓炎,那就不得不截肢了。”
路安邦听到后,内心一紧,老泪纵横,他真的很心疼闺女,为什么要遭这么大的罪。
虽然做手术有机会治愈,但高达10万元的手术费,对路安邦而言,根本就是一个可望不可即的天价。
他们平日的日子都已经紧巴巴的了,哪里能找到这10万元啊?
没办法,他只能到处借钱,请求大家帮帮他可怜的闺女。
在县里的民政部门帮助下,还有一些爱心人士的捐助,包括学校的老师学生家长们的捐款,筹到了2万多。
这对10万而言,依旧存在极大的差距。
路安邦时常落泪,感谢大家的帮助的同时,又难过于自己没办法筹到足够的钱。
最后是一位好心人给路安邦出了一个主意:可以扩大求助的范围,例如水滴筹。
在好心人的帮助下,已经要70岁的路安邦开始用手机弄这个项目,到处转发,同时还请求亲朋好友们也顺手转发一下。
一个人的力量是杯水车薪的,但如果能够得到更多人的力量,终究能够聚沙成塔。
与此同时,此前曾报道过这对父女的事迹的报纸,也再一次报道了此事。
众人拾柴火焰高,年8月21日,这笔手术费终于是筹到了,路安邦感动得泪流满面。
他哭得眼睛通红地先给所有好心人道谢,他说:“谢谢大家!谢谢每个好心人,你们都是我们的大恩人,真的,非常谢谢。”
“一定要好好读书”
在路安邦的感动以及感激中,陆景源终于开始了手,而非常令人高兴的是,手术很成功!
在做手术前,有人问陆景源:“如果你手术成功了,你想做什么?”
陆景源说:“我希望自己能够重新回到学校,好好读书,我还希望,自己能够给爸爸做一顿饭。”
手术的成功,让陆景源终于能够站起来,能够过上普通又平静的日子。
可是在这时候,终于实现了让闺女站起来的愿望的路安邦却轰然倒下了。
这些年来的奔波劳累,三餐不继,终于还是累垮了这个已经要70岁的老人,他被诊断有高血压,以及心脏病。
知道自己患病后,这个满脸皱纹的老人并没有担惊受怕,反而面露轻松之态,他说:“没关系的,这病也不是能够轻松治好的,比起花这些冤枉钱,还不如给闺女多存一些。”
就这样,这对父女回到了他们住了10多年的出租屋,屋内很乱,废品和家具混杂地摆在一块。
不过,这对父女并不在意,他们迎来了新的生活。
在这些年来,路安邦失去了很多,真的就是妻离子散,但幸好,闺女终于好起来了,他不后悔。
年,路安邦成为了“致敬行善者”的支持对象。
在未来的日子里,善良又不求回报的他,将能够得到一份来自同样善良的人的送出的温暖以及回馈。
对于这一切,路安邦父女两都格外感激,他们很感谢社会的每一个好人,是这一份份爱心,才让陆景源能够走到今天。
陆景源总是很坚毅地告诉自己:“一定要好好读书,以后让爸爸还有妈妈过上好日子,帮助更多其他需要帮助的人。”
今年的路安邦也已经71岁了,但他看起来远比一般人要老,他依旧经常走街串巷地去捡废品来卖。
不过如今的他,已经不再愁眉苦脸,眉眼间不再有化不开的哀愁了,他知道,自己要保持乐观的心态,这样才能活得更久。
他还想陪闺女更长时间,他想要多存一些钱,让闺女读大学,以后,也要跟很多好心人一样,好好报答社会,帮助有需要帮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