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文章写到大小保险公司的保费差异《大小保险公司,为什么保费相差这大?》先来解决一个问题,怎么判断一家保险公司是大还是小呢?01大公司or小公司?谁规定的!多数人的回答是,没听过名字或者没看过他家的广告,就默认这是小公司。其实以保险公司大或小来进行区分是业务员的话术。从整个行业角度来看,银保监会也好,保险行业协会也好,从来没有明确公司大小的标准。就比如我妈不认识爱马仕,香奈儿,她眼里的大牌就是金利来,稻草人。这里不得不说说法条,毕竟依法办事也得依法写文章么,咱有理有据咱怕啥?随便举几个例子,就知道所谓的“小公司”背景实力究竟如何?光大永明人寿成立于年,现有股东包括中国光大集团(50%)、加拿大永明金融集团(24.99%)、中兵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12.%)和鞍山钢铁集团公司(12.%),成为中国光大集团控股的国有保险企业。注册资本54亿元。昆仑健康成立于年,注册资本23亿元,体量很大,但属于很低调的公司。信泰人寿成立于年,注册资本50亿元,总部位于浙江杭州有人说:一分价钱一分货,同样是车你不能拿奥迪比奥拓。实际上,对于用户来说关乎切身利益的就是合同条款,产品责任。如果选择高性价比方案这样每年就能节省出30—50%的保费,几十年下来也是一大笔钱啊!它不香吗?02倒闭??臣妾做不到啊可是仍然有朋友对于保险公司体量大小有所顾虑,网红保险产品很多都是小公司的,万一小公司经营不善导致破产了,那自己的保险权益会不会受影响?毕竟保险可是一辈子的保障呢?翻遍《保险法》会发现通篇都没有讲“保险公司不得破产”,而是说在经营不善时需由银保监会牵头进行股东重组。也就是说即使保险公司破产,我们的人身险保单也会有其它保险公司接管,安全性上不需要担心。那即使保监会牵头重组,会不会没有下家股东接盘呢?历史上被保险保障基金接手的公司有:新华保险、中华联合保险、安邦保险,清一色的大公司。先说说我的老东家新华人寿,年,保监会用了27.9亿购买新华人寿股权,持股数约为4.6亿股,占新华人寿股权的38%,位居第一大股东。年11月,保监会把新华人寿股权整体转让给中央汇金,完成股份过渡,最终新华保险成为国内第一家A股、H股同步上市的保险公司。年5月,中华联合61%的股权被保监会以60亿收购,持有约8.6亿股,持股比例为57.43%,随后将股份转让给东方资管、中国中车等股东。再来看看年安邦保险破产重组的案例。很多人对安邦保险没有概念,可能会把这家保险公司列为中小公司范畴,那真的就是大错特错了。安邦保险的注册资本是亿元,平安人寿是亿元,中国人寿是亿元,安邦的体量是后面两家公司之和。年2月22日银保监会发公告,原安邦保险,更名为大家保险,可以独立运营。银保监会已经完成救助任务,正式结束对安邦保险的接管工作。安邦保险到底是犯了什么事?根据公告,安邦从到上半年,一共卖了1.5万亿的中短期理财险。1.5万亿是什么概念呢?以一家中等规模P2P平台10个亿的待收计算,相当于家平台同时暴雷。这就得说说保险公司经营的安全机制:那么此次接管安邦,保监会动用了多少钱呢?亿。有的人会问,保监会哪来这么多钱啊?保监会自身虽然没有这些钱,但是保险保障基金有啊。翻译成人话就是:各家保险公司每卖一份保单,就要向保险保障基金里面交点钱,作为全行业的风险屏障。万一哪家保险公司经营不善,就会从基金里面进行注资垫付,后面找到下家股东,基金的钱再撤出。保险公司的牌照非常值钱,基金的钱一进一出,保不准还能赚点溢价。当年在接管新华保险这一项,保险保障基金就赚了12.5亿元。倒不是说中小公司经营完善,而是说,因为体量太小了,资本市场上从来不缺新股东。反而是保险大公司,真干不好了,市场上接盘的股东比较难找,体量太大,动辄需要上百亿资金,一般公司也接不起,这个时候就需要保险保障基金出手了,你可以理解为暂时的国有化,等后面找到新股东再退出。除了保险保障基金制度还有了解了保险行业的经营,监管,救助制度就明白为什么保险公司很难很难破产。每一家保险公司的背后,都是这个行业牵一发动全身的信用背书。保险保障基金截止年10月份的余额是多亿。而且这个钱用于投资也在稳健增值,并且随着各家保险公司业务的开展,也在持续扩大。哪家所谓大公司倒了都能接的住,中小保险公司倒了几十家都能接得住。03地主家的买卖跟我们有啥关系?除了安邦,还有一家保险公司这两年也处在风口浪尖上:北大方正人寿。公司的注册资本是28.8亿元,最大的股东北大方正集团持股14.亿元,占比51%。去年2月,北大方正集团突然宣告被债权人申请重整,债务危机全面爆发,随后北京银行向北京一中院申请,对方正集团进行破产重组。股东出事,跟这家保险公司关系并不大,毕竟北大方正人寿在年底的偿付能力充足率为%,远高于行业要求的%底线。因此北大方正人寿还不需要监管机构介入,市场上的股份转让完全可以进行。保险公司不同股东之间转让股份很常见。以百年人寿为例,成立于年,是东北地区首家中资寿险公司。年,万达集团以1.亿元收购1亿股股份,在年进行增资,持股9亿股,占比11.55%,成为百年人寿大股东。随着万达战略开始转型,由之前的“买买买”开始瘦身为“卖卖卖”,年底,万达有意将百年的所有股份,一次性转让给绿城中国,彻底退出保险业。但是在年8月,绿城中国发了公告,称银保监会未在规定期限内批准公司收购百年人寿9亿股股权事项,该交易宣告夭折。感觉保险公司股份转让都是地主家的事情,跟我们买保险有啥关系呢?先说体量最大的安邦保险:安邦与旗下的子公司和谐健康,在市面上卖了很多网红保单:少儿重疾大*蜂、慧馨安,目前该续费续费,该理赔理赔,丝毫不受影响。对于之前卖的1.5万亿理财险,银保监会的公告原文是“已全部兑付,未发生一起逾期或违约事件,保险消费者和各有关方面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安邦的被接管,就是将来各家保险公司遇到破产危机时的标准处理流程,所以我们不要因为没经历过保险公司重组,就对保险公司的运营感到恐慌,没什么好怕的。如果说已经破产重组的保险公司,业务都不会受到一丁点的影响,那么像百年人寿、北大方正人寿这类,保险公司自身不涉及破产、仅仅是股份常规转让的,业务就更不用担心。而保险公司的具体经营还有再保其实就是保险公司的保险公司,比如重疾险,保额动不动就50万的重疾险,保险公司可能会把收进来的一半保费转给再保公司,以后理赔了,再保公司再掏一半理赔金补回来。04天空飘来五个字,那都不是事!搞懂了这些,对于保险公司体量是大还是小,我们老百姓真用不着操心。就好比去银行存钱,你不需要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