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我是牛顿
这是我的第17篇原创分享
在国内一说买保险,大伙首先想到的就是平安、国寿、友邦、太平洋等大品牌,可能部分三四线城市的朋友对友邦也是闻所未闻。
就像买房子一样,国人第一反应也是碧桂园、万科、恒大、龙湖等。
但是,你没听过的品牌,难道就不好么?
鄙人去年开始研究房产,随后入手了一套卓越的房产,虽然品牌知名度和咱们的碧桂园、万科比起来稍显逊色,但性价比却不比他们差。
了解过地产的人都知道卓越还算不错的开发商,不论是shoppingmall、写字楼or住宅,都少不了他的身影。
它没其他品牌做的知名度那么大,但是楼盘的整体品质着实不错,同等价格,可以选到比恒大、碧桂园配套资源更好的房子,性价比也更高,那为什么不选卓越呢?
起初,一味追求大品牌大公司,无非是对行业和公司的背景缺乏认知和自信,担忧那些没听过的地产公司破产,辛苦多年攒下的首付也付诸东流。
这种惯性思维也使得大多数对保险行业缺乏认知的朋友,会盲目跟风去选择他所熟知的大品牌。
然而,隔行如隔山,各行各业有共性,但也有自己的特性,保险亦如此。
你所担忧的破产风险,在国内的寿险公司可能有点困难。
中国保险的严监管
保险作为社会稳定器,关乎民生,经营时间跨度长,波及范围广。所以,保险业国家一直以来都是严监管,特别是寿险公司,想破产有点困难,即使破产也得有人接棒,消费者的利益永远摆在第一位。
01:偿付能力监管体系
偿付能力,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保险公司未来是否有足够的资金偿还保单的债务(风险)。
目前,中国有世界上最先进的偿付能力监管体系“偿二代”,通过定性、定量和市场约束三个方面对保险公司进行全面的监管,其风险评估和管理能力远超欧美等发达国家。
一旦偿付能力不足,银保监局会要求保司增资或者调整分出保单业务,甚至会限制业务范围(比如,部分地区停业),以确保有充足的偿付能力。
(偿付能力管理规定原文)
02:法律强制兜底
如果,万一公司经营不善或出现重大风险,无法经营,濒临破产,申请破产清算该怎么办?
关于这一点,我国的《保险法》也有明确规定,针对人寿保险公司的寿险业务,保司如果申请破产清算将会有其他保司承接其保单业务,或者中保基金强制兜底。
(保险法原文)
从零几年的“新华人寿”,再到前几年的“安邦集团”都是活生生的案例,最终由中保基金和大家集团接管,才缓过气来。
所以,有《保险法》兜底,你还怕啥呢?
有了以上两条,在中国大陆买寿险公司产品非常安全,说难听点,你闭着眼选都其实都可以。
但是,我也不是极力推荐大家去买一些不知名的小公司产品,毕竟在经营能力、服务体验上还是有些差距,特别是经营相对比较激进的小公司,就更需要慎重考虑。具体可以参考下之前写的一篇文章,“为什么我不推荐你买太便宜的保险产品”
那有没有类似“卓越地产”这样,低调奢华,虽然品牌知名度不是很大,但价格适中,品质和服务也比较好的大公司呢?
结合我自身的学习和从业经验来看,给大家介绍几家性价比比国内老几家要好的大公司,也让你们大开眼界!
01工银安盛
宇宙第一大行“工行”和全球第二大保险集团“安盛”的合资子公司。
这个品牌和知名度,不差吧?
怕它破产清算么?没关系,只要工行还在。
产品上,他家的重疾险御享颐生多次赔付不分组,无三同,可以附加恶性肿瘤多次赔付。保障和服务上秒杀一堆网红产品,性价比也KO友邦、平安、国寿等老几家的产品。
02
中英人寿
中方股东是中粮资本,妥妥的央企,中国的粮仓,世界强。
外方股东是英国英杰华集团,距今已有多年历史了,经历了N次经济危机依然屹立不倒,业务遍布全球。
做了几百年保险的大公司,你说他大不大?出国留学或者在欧美定居的,应该没有不知道英杰华的吧?
他家绿通服务真的是爱了,提供专家门诊预约、住院协调、住院押金垫付、异地交通补贴等,其中门诊1-5个工作日时效,住院3-7天安排到位。
除了疾病门诊和住院,还提供SOS全球救援等服务。
(中英人寿SOS救援服务)
中英算是目前国内增值服务做的最好的公司了。
03
中意人寿
中方股东是央企——中石油,这个地位就不用说了。
外方股东是意大利忠利保险集团,距今已有近年历史,最新世界强排名在第66位。
中意人寿算是妥妥的富二代!
他家重疾险算是市场上独树一帜。
其他保司的重疾险,在赔付完重大疾病后,要么本合同终止(单次赔付重疾险),要么合同的轻症和中症自动终止,后续只能赔重大疾病(多次赔付重疾险)。
但中意的多次赔付重疾险很特别,赔付完重大疾病后,轻症和中症保障继续享受,合同继续有效!这一点非常适用,也许得了重大疾病后,体况恶化,持续检查,早期是有很大概率发现其他轻症和中症的。
04
同方全球
中方股东是清华同方,上市的高新科技公司,技术、服务和产品遍布全球五大洲多个国家,清华大学的同学应该最清楚。
外方股东是荷兰全球人寿,已有多年历史,世界强,被评选为全球九大“TooBigToFail”的保险机构之一。
这是一家深耕于保障型产品的公司,其主要业务为重疾险、医疗险和定寿,而且还在不断探索产品的创新。
老重疾险中的“康健一生(新多倍保)”经常被多家保险公司的同行拿来对比分析,作为样本临摹学习。
(几乎每年都拿奖的同方)
05
瑞泰人寿
中方股东是国家能源集团,依然是大央企,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火力、风力发电公司。
外方股东是南非的耆卫集团,非洲顶级的金融服务集团。
他家产品的性价比会比较高,而且针对加费或者除外承保的客户可以支持保单二次复议核保,难得的还写在合同中,2年后重新核保,可申请转标准体,对体况较差的朋友算是一大*策利好。
(瑞泰合同,复议权写在合同中)
最后
总结一下
不同行业之间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大多数人都会追求大品牌,买房子首选碧桂园、万科、恒大等等,保险也一样,消费者只认得平安、国寿和友邦。
但行业间又有一些差异,比如在国内买寿险公司的产品,你不用太担心公司破产和倒闭的风险,毕竟在世界上最先进偿付能力监管体系和严苛的《保险法》监管下,可以安心选择。
当然,也不排除有些伙伴会和我一样,担忧太小的公司服务体验不好,又或是经营不善影响理赔体验,但手里票子又不充足,那我建议你可以选择类似于上面这几家背景雄厚资历深厚的大公司的产品,和老几家比,性价比没得说。
往期推荐:
又一家互助平台倒闭,支付宝的“相互宝”能靠得住吗?
火爆全网的增额终身寿,它到底香在哪里?
“万能”的员工福利团体险,真的万能吗?
90后独生子女的父母们准备好退休找工作了么?
为什么我不推荐你买太便宜的保险产品
万理赔被拒,只因忽略了这一点
扒一扒重疾险的那些套路,教你3招实力避坑防雷
买重疾险前,来看看这个就对了,最全的重疾险分类
牛顿的雪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