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诊疗学术高峰论坛 http://pf.39.net/bdfyy/bdflx/180503/6210224.html万科股权之争并未因其管理层和安邦集团的相互示好而平息。12月29日下午,新浪财经援引消息人士称,上周万科、宝能系、安邦保险三方召开和谈会,会议由安邦保险集团董事长兼CEO吴小晖主持,三方基本达成和局。安邦未来将有可能受让宝能系股份成为万科第一大股东。该消息传出后不久,接近万科的权威人士即予以否认,并称万科董事会将发辟谣公告。晚八点多,万科果然正式发布了澄清公告,否认宝能系、万科、安邦三方达成和局。
该公告称,万科公司从未参与传闻所述会议,对传闻所述内容亦不知情。该传闻不属实。公司对于制造虚假消息的行为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虽然万科明确辟谣,有业内人士仍然分析认为,相对于公开不欢迎宝能系,如果未来真的出现大股东变化,对于万科管理层而言,安邦显然更容易被接受。
12月17日,万科和安邦曾发布相互支持的声明。当时万科声明称,欢迎安邦保险集团成为其重要股东,并愿与安邦共同探索中国企业全球化发展的广阔未来,以及在养老地产、健康社区、地产金融等领域的全方位合作。安邦保险回应称,万科是中国房地产行业公认的标杆企业,拥有业内最优秀的团队和最受认可的品牌、信用,“我们看好万科发展前景,会积极支持万科发展,希望万科管理层、经营风格保持稳定,继续为所有股东创造更大的价值。”
在上述声明中,万科还表示,“保险资金因其低成本、长周期的特点,将为房地产行业带来产融结合的机会。在万科自身的转型过程中,我们需要保险资金的支持,也正在积极探索与保险资金的合作机会。”
在这场备受瞩目的股权争夺战中,安邦保险一直扮演着重要而神秘的角色。其持股倾向一度引发外界猜测。《财经》今天询问熟悉宝能情况的有关人士,安邦和宝能之前有过直接合作吗?该人士表示,据他所知,“之前没有”。
不过,《财经》研究后发现,安邦保险和宝能系在资金层面有着一定的间接关系,尤其是在为宝能系提供资金支撑的民生银行和浙商银行方面。
根据财新此前的报道,近日深圳银监局紧急向银行摸底“宝能系”贷款情况,初步结果已出,“宝能系”共贷款多亿元,建设银行、民生银行、浙商银行占大头。此外,浙商银行通过曲线入股增资宝能系重要平台钜盛华。
安邦保险与民生银行的关系比较明了。安邦保险年初通过增持民生银行已成为后者大股东。安邦保险与浙商银行之间的关联关系则较为隐蔽。《财经》记者查阅两者工商资料得知,浙商银行的二股东旅行者汽车集团有限公也是安邦保险的大股东之一,有传闻称,其实际控制人为安邦保险董事长兼CEO吴小晖。
安邦保险还与钜盛华之间存在一定的间接关系。钜盛华四大股东之一宝能创赢投资企业(有限合伙)持有钜盛华1.92%股份,民生加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持有宝能创赢投资99.9%的股本,民生加银的控股股东是民生银行,而安邦保险又持有民生银行12.11%股份,是民生银行A股的第一大股东。截止发稿,《财经》未能联系上安邦方面就此进一步求证。
据《巴伦周刊》报道,亚洲最大的非人寿保险商,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将从德意志银行收购华夏银行()20%的股份,收购价格在亿元到亿元之间。
德意志银行目前是华夏银行最大的股东。自年首先收购华夏银行这家中等规模的中国银行()股份以来,德意志银行随后进行持续的股份收购,如今成为了华夏银行最大的股东。随着中国银行业的监管条件变得越来越严,德意志银行在其它银行持有少数股权的成本越来越高,鉴于此,包括德意志银行在内的一些外国金融机构都已经出售了或是正在寻求出售其在中国银行的股份。
受交易消息影响,周二上午,总部位于北京的华夏银行股价上涨了3%,至每股11.79元。
过去几周以来,中国的保险商们一直在忙于达成各种交易。本月早些时候,前海人寿保险公司收购了万科集团5%的股份。这让前海人寿超越了华润集团,成为了万科最大的股东。
此外,12月份,安邦保险把其持有的远洋地产的股份提高到了30%,成为了远洋地产第二大股东,平安保险公司也收购了碧桂园10%的股份。
年早期,中国保险业监管机构把保险公司对房地产领域的投资限额提高到了总资产的30%。这之后,地产公司成为了钱多为患的保险公司追逐的热门目标。
野村证券分析师杰弗瑞-高(JefferyGao)表示,保险商追逐的地产公司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在保险公司投资的地产商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共同的特征:
1)相对多元化的股份结构——只需要平均收购20%的股份,保险公司就能成为地产公司第一大或是第二大股东。
2)高股息收益率和净资产回报率,但市净率低——这些地产开发商的成本股息率为5%左右,净资产回报率为11%,财年的成本市净率为0.7倍。
3)较好的资产质量——中国金茂,远洋地产和金地集团()按年度总产值计算分别有59%,64%和41%的土地储备位于一线城市。
4)高质量的管理,全国范围内的业务——截至年,万科和碧桂园分别在中国的65个城市和个城市运营有业务。
除了万科和碧桂园外,是否还有别的公司同样具有这些特征?
野村证券分析师给出了一张有可能被保险公司收购的“危险名单”:旭辉集团,绿城集团,合景泰富地产和融创中国。
野村证券分析师Gao表示:“在香港上市的主要房地产商其财年的预期市盈率为6倍(25%的股息支付意味着4%的股息收益率),市净率为0.7-0.8倍,虽然如此,这些公司与保险公司投资的地产商都具有同样的特征,包括:
旭辉集团(主席持有53.8%的股份,股息收益率为5-6%,市净率为0.7,92%的年度总产值位于一线和二线城市),
绿城集团(中交集团持有28.9%的股份,九龙仓集团持有25%的股份,股息收益率为4%,市净率为0.6倍),
合景泰富集团(主席持有60.8%的股份,股息收益率7%,市净率为0.6倍,66%的年度总产值位于一线城市),
融创中国(主席持有47.1%的股份,股息收益率5%,市净率为0.8倍,43%的年度总产值位于一线城市)。
此外,我们认为,保险公司在碧桂园和中国金茂中持有的股份也会增加。”
来源:综合自凤凰财经、财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