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邦保险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分摊金额暴涨倍,1亿人加入的相互宝 [复制链接]

1#

背靠马爸爸的相互宝加入人数,已超过1亿人。

伴随着加入人数越来越多,人均分摊金额反而越来越高。

最新一期分摊金额变成了4.17元,相比最初的3分钱,暴涨多倍。

1.08亿加入,相当于每期缴纳互助金4.5亿,每个月缴纳9亿。全年推测下来,分摊互助金额高达百亿。而近日,银保监会发布《非法商业保险活动分析及对策建议研究》,直接点名相互宝属于非持牌经营。这百亿金额,是否有暗箱操作,不然为何会被监管点名?1亿人加入的相互宝是“保险”史上最大骗局吗?今天就为大家一一揭开真相。一为什么分摊金额越来越高1.分摊金额为什么越来越高?相互宝分摊金额越来越高,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已加入人群本身年龄增加,疾病发生率提高。相互宝去年11月加入人数就已超过1亿,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互助社区,加入人数已相对趋于稳定。所以新加入人数越来越多,分摊金额理应变化不大,这个观点站不住脚。一个基本共识:年龄越大,罹患重疾的概率越高。如果我们看保险公司,笔者接触了解到,太平洋人寿重疾险金佑人生历年的理赔件数如下:随着参保人群年龄的增加,理赔件数的增加是必然的。而根据原保监会颁布的《中国人身保险业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表(-)》,各年龄段的疾病发生率是稳定的:据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年移动支付用户问卷调查报告》:移动支付用户比例为:男62.1%和女37.9%;20岁以下用户占比27.4%,21-30岁占比30.8%,31-40岁占比22.6%,41-50岁占比11.3%,51-60岁占比5.5%。我们可以结合上面两组数据,把重疾的发生率分成5组,然后分别算出每组的平均发生率:而相互宝0-39岁,互助金30万;40岁-59岁,互助金10万。并收取8%的运营费用,所以,0-39岁的人患重疾,要分摊32.4万;40-59岁的人患重疾,分摊10.8万。则得出相互宝的合理互助金为:62.1%*(*27.4%*0.%+*30.8%*0.%+*22.6%*0.%+800*11.3%*0.%+800*5.5%*1.%)+37.9%*(*27.4%*0.%+*30.8%*0.%+*22.6%*0.%+800*11.3%*0.%+800*5.5%*0.%)=元也就是说,分摊金额继续上升是必然的,未来可能会趋近于元。2.跟定期重疾险相比,相互宝贵不贵?元,相当于相互宝的长期均衡定价,但相比定期重疾险仍然便宜。即只要相互宝不下架,把它当成一款定期重疾险,0-59岁人群,保至59岁,交至59岁,0-39岁保额30万,40-59岁保额10万,每年保费元。我们可以拿一款定期重疾险瑞盈为例:40岁男,保至60岁,交至60岁,保额10万,每年保费元。相互宝比保险更便宜,是的的确确的。当然,保险的安全性更高。且如今相互宝均摊金额未超过元,所以不贵。3.跟其它互助计划相比,相互宝贵吗?去年9月,水滴互助的分摊金额为10块。而彼时的相互宝,分摊金额未超过4.5块。说相互宝黑,完全没有事实根据。4.有必要退吗?年共分摊29.17元,今年已分摊57.5元,预计封顶元,未来至多每年元。这对应的大病保障是:0-39周岁30万互助金、40-59周岁10万。相比定期重疾险便宜,比其它互助计划也便宜,所以没必要退。二相互宝是非法经营吗?直到现在,恐怕很多人还以为相互宝是保险。但实际上,相互宝并不是保险,只是一份互助计划。真正的保险,条款会注明承保的保险公司和保险名称。而所有的保险根据保险名称在银保监会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