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邦保险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买保险,要买大公司的么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更正规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labs.html

1

买保险,总绕不过一个问题:

要买大公司的么?

如果保险公司品牌大,产品还更好,那这个问题就不存在讨论空间。

而之所以有讨论空间,是因为:大公司的产品,一般都偏贵,而小公司的产品,价格普遍更便宜。

那事实如此么?我在这里取了两款具有代表性的产品,做个参数对比。

大家感受一下↓↓↓:

(*红色表示优势点,绿色表示不足点)

就参数而言,你会选哪个?

毫无疑问,我会选择中小公司的“XX保”。

尤其是重疾险,以代理人产品为代表的老牌(大)保险公司,和以互联网产品为代表的新型(中小)保险公司,后者普遍要便宜30-50%左右。

以重疾的价格,这个比例,可不是一笔小钱。

因此,问题就转化为:大保险公司的产品,贵得有所值么?

下面,我将从四个角度做个分析。

2

大保险公司更安全么?

从常识看,大型保险公司,资金实力相对更强些,体系制度也更完善,因此应该说,其普遍抗风险能力要比中小型保险公司要好些。

但一份保单,可能保大几十年、一辈子,如果小公司经营策略有效,会变大么?而大公司,要弄不好,会变小么,甚至,有可能走向破产么?

辩证看,谁大谁小,今后都难说吖。

恒大财富在暴雷,包商银行宣告破产,这些例子太多了。最近还有平安股价刷刷下跌,那买了平安保险的岂不是夜不能寐?

所以,依靠常识,期望通过一个商业公司的大小来保证安全,本身就不靠谱。

而真正让我们安全的,应该是法律,是制度,这些才是长治久安的基石。

具体来说,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及相关法规条例,是银保监领导下的“偿二代”监管体系、《保险保障基金》制度等~

这些法律和制度,有极其丰富的内涵,但其中3点特别重要,我们作为消费者,最好也了解一二。

第1点,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代表保险公司当下的安全指数

监管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要求有3个指标:

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及以上

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50%及以上

综合风险评级:B级及以上

需要以上三项均满足,才及格,否则不及格。

而只要及格,即意味着无论任何情况下,保险公司99.5%概率是安全的,或者说其可抵抗两百年一遇的金融风险冲击,留一个0.5%的小缺口,这还是监管为了保持险资活力做的安排。

而不及格,是不是就意味着保险公司要破产了,或者保单的兑付就会出现问题了?

答案是,还差十万八千里!

不过,对保险公司来说,不及格可不好受。

监管就会重点盯着你了,会请你喝茶,同时会暂停你的新业务,要求你的大股东追加注册资金,你还需要主动提交接下来的改进计划等一系列措施,会让你很难受。

(保险法第条规定)

而对于消费者,如果你不介意,你仍然可以买该保险公司的产品,保单照旧会按条款进行兑付。

但明知道保司不及格,我还是建议就不凑热闹了。

第2点,保险公司极不容易破产,但万一破产了,也会有安排

根据保险法第89条和92条,保险公司是可以破产(解散)的,只不过,走到这一步很难。

但即便走到这一步,你也无需担心你的保单就没人管了,就作废了。银保监会指定其他保险公司来承接,或者干脆组建一个新的保险公司,全面接管破产(解散)的保险公司的业务。

就比如原安邦保险,现在其主体,就更名为:大家保险。

虽然保险公司名都改了,但原安邦保险的保单,没有受到一毛钱的兑付影响。

第3点,保险保障基金,提供财力支持

法律再完善,制度再好,但如果没有钱,那就是0,而保险保障基金,可以说是保险行业最后一道风险防线。

目前,该基金总额高达多亿,其中人身险部分,在年给安邦保险增资了多亿后,现在还有多亿,按中国人寿注册资本.65亿来算,救两次有余,而中小型企业,救助个七八回,也完全没问题。

实力就是这么强劲。

跳出保险业,就连在银行的存款,50万内保你存款安全,其依据也是一种保险:存款保险。

所以,总之一句话,保险是安全系数最高的金融产品,是依靠法律和相匹配的制度来保证实施,和保险公司大小没直接关系。

(当然,如果你觉得法律也不可信,那保险这个事,确实不适合你。)

3

大保险公司理赔更好么?

大公司说,我实力强,财力厚,理赔又快又好。

小公司说,我虽然名气不大,但我们更珍惜口碑,服务是我的生存之道。

所谓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作为消费者是很难判断的。但不可否认,从直觉上看,绝大多数会倾向于大公司服务好些。

那真相到底是什么?

这得看理赔数据!

保险产品不是新事物,咱没理赔过,不代表其他人没有理赔过。

以下是33家保险公司上半年的公开理赔数据整理:

通过以上公开数据,不难得出2个粗浅结论:

多数保险公司的理赔概率在98%以上,各保司差距不大

多数保险公司的理赔支付/服务时效,都控制在2天内,效率都很快

这和我们印象中,保险公司“这也不赔,那也不赔”,好像不太一样。

但事实就是这样。

在理赔实务中,无论保险公司大小,通常都会秉承“不惜赔、不滥赔、不拖赔”的原则。

真正决定保险公司赔不赔,赔的快不快,赔的多不多,不在于保险公司大小,而在于我们健康告知有没做好、资料是否准备齐全和保障责任是否充足,因此我们尤其需要重视产品的健康告知和责任约定。

4

大保险公司产品条款更优秀么?

和其他行业一样,保险的产品条款,是有很多强制标准的。

比如重疾险,就必须包含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版)规定的“28种常见重疾+3种高发轻症”,这28种重疾,占重疾概率的95%以上。

比如意外险中,项伤残鉴定的标准,都一样。

这种强制标准上,大家没区别,因此不会出现像某些代理人宣称的:得了直肠癌,小公司的重疾险还要求肿瘤直径大于5cm才能赔的说法。

但在保险公司自主约定部分,中小型保司的条款普遍更有诚意。

这种诚意,主要体现在(以重疾险为例):重疾额外赔付更多,轻中症赔付比例更高,你单次我就多次赔…

甚至有些产品都不能叫诚意了,叫“激进”才对。

5

大保险公司增值服务更多么?

保险公司选大,选小,很多时候说不清楚,是因为评价标准没有对齐。

比如我说大公司产品性价比差,你就跟我说大公司服务好,更安全,小公司不靠谱。

当我说保障,你就说服务。

那大保险公司常见的所谓增值服务有哪些?

我大体总结一下,有:就医绿通、理赔绿通、保单贷款;保费更高的群体,还可能涉及养老社区入住资格。

还有一些更直接的利益,送礼品、旅游名额这些。

就医绿通和理赔绿通,其实,很多你不了解的中小保险公司,人家也有,甚至,买一份百万医疗两三百块,就有这些功能了,所以,有这些当然好并且也很重要,但价值真没有想象中那么高。

(某百万医疗险附赠服务)

还有保单贷款,也很容易“制造假象”。拿出现金价值80%这种“随取随用”,这个是保单本身就有的功能。另外一种,是拿保单作为信用,来向银行贷款,那贷下来也是因为你的综合信用(如果有人说绝对能贷下来,那肯定是骗你的),而且利息不算低。

养老社区资格这种,一般保费就是万起步,和多数人没关联。

最后一种比较贴近生活,但如果贵了30-50%的保费(比如小公司卖1万元,大公司卖1.5万),交了20年,即累计多交了10万,换点礼品,或者旅游机会。

是否划算呢?

6

应该说,

小公司也有差的产品,大公司也有好的产品,但相对而言,小公司的产品,整体性价比要优于大公司的。

这是市场竞争决定的。

由于《保险法》的存在,以及行业严监管、强标准的影响下,我们常识里,小公司的短板“不安全、偷工减料、服务差”等核心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