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影/文
年只剩下半个月了,这届投资者的收益如何?
在北京工作的陈小喵告诉燃财经,她在基金里投入了二十多万,一年下来赚了元,“感觉自己买了个寂寞”。
你可能没想到的是,这位年收益率不到0.1%的投资者,居然还赢了30%的北京基民。
在燃财经采访的投资者中,有人在社交平台学理财,年底了还没收回本金;有人轻信“操盘手”,6个月亏掉半年工资,等于白上半年班;有人押错赛道,又错过最佳清仓时间,亏损达40%;更有成熟的投资者,受市场影响,一年亏掉深圳一套房......
他们之中,不乏在年赚到钱、尝到过甜头的人。
市场行情好的时候,我们常常会错误地把运气好归结为自己“投资水平高”。但长期来看,绝大多数投资者都会输给市场,因为绝大多数人能获得的收益,不是平均收益,而是远低于平均收益。
这是美国数学家约翰·保罗士通过一道数学题论证得出的结论。
这位数学家也是一位投资爱好者,遗憾的是,他在股市里赔了很多钱。显然,就算是数学家,投资也不一定能赚钱。
不过和普通人不同的是,数学家投资失败后,能研究出自己为啥失败。在《一个数学家玩转股票市场》一书中,约翰·保罗士编了一道数学题:
如上图所示,四个人各拿1万投资,两周后,他们的平均收益是元。但是这四位投资者中,只有1个人的收益超过了平均值。而中间的这两个7元,才是投资者最可能获得的结果,远远低于平均值元。
现实中也是这样,绝大多数人的投资收益都是在平均水平之下的。比如,有统计数据显示,作为股市大年,年我国股民人均赚了8万-10万,而东方财富网做的一份问卷调查却显示,约一半股民是亏损的,31.4%的股民亏损在20%以上。
再比如,景顺长城基金、富国基金、交银施罗德基金最近联合发布的《公募权益类基金投资者盈利洞察报告》中,统计分析了三家公司成立一年以上的只主动权益类基金。
截至年第一季度,持有这些基金的万位客户(历史全部个人客户),平均收益率8.85%,但这些投资者中,约五成人亏损,最多人获得的投资收益率是-10%~0。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投资最坏的结果不过是账户清零,而收益高的可以无上限,收益高的极少数人拉高了平均数,绝大多数人就被平均了。
所以,我们都不要高估自己的投资能力。
基金当然还是可以买的。普通人能接触到的投资渠道有限,在优质房产投资门槛越来越高,大部分房产逐渐变成平庸资产的大趋势下,权益类投资是我们获得超额回报的机会。
但前提是,要控制好投资金额,同时保证有一部分钱在稳健的地方,做好资产配置平衡风险。
即便是世界上最顶级的投资高手,在做激进投资博取高收益的同时,也都会给自己的财富装一个安全水桶。比如前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一年赚1亿美元的“百年美股第一人”杰西·利弗莫尔,都配置了不少年金险。
相关阅读:为啥这些顶级投资高手都喜欢买年金险?
因为他们都知道,投资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只有长期稳定的收益才是绝对收益的来源。有了这样的安排,万一高风险投资失败,生活不会陷入困境。
年金险、增额寿都是能提供长期甚至终身稳定收益的工具。它们的收益是写在合同里刚性兑付的,不受市场波动影响,可以帮助我们穿越周期、规避风险、稳稳增值。
希望资金稳定增值的同时又有灵活性的,可以选择增额寿。
以下面这款产品为例,35岁男性,将万分5年放入,第8年现金价值已经超过总保费,越往后增长速度越快。需要用钱的时候,可以通过保全提取一部分出来;也可以用保单贷款盘活现金流,不影响保单增值。
想要兼顾养老的朋友,建议选养老年金。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年轻时就不是投资高手,老来更不可能成为,而养老年金可以为我们提供终身收入保障,让退休后的我们拥有源源不断的、与生命等长的稳定现金流。
比如32岁女性,年交5万,交10年,从60岁开始每年可领取6.3万元,保证至少领取20年,20年后还活着继续领,领一辈子。
增额寿也好,养老年金也好,都不能带来短期的高收益,但它们是市面上少有的可以穿越周期、稳定增值的长期投资工具,是家庭绝对收益的来源。
想要咨询增额寿和养老年金的朋友,请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