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少为在哪里出诊 http://m.39.net/pf/a_8498647.html养老保障业务和保险资管业务在养老保险公司中的占比已然不低。在规范发展第三支柱的大背景下,专业养老保险公司迎来了强监管。为了推动养老保险公司和养老金管理公司走专业化发展道路,银保监会近日发布《关于规范和促进养老保险机构发展的通知》(下称《通知》)。从《通知》内容来看,尽管只有短短9条,但其中对于养老主业引导以及对保险资管业务、个人养老保障管理产品(下称“个养产品”)的压降,将使得大多数养老保险公司的业务结构受到冲击。“《通知》的发布,将有利于促进养老保险机构进一步明确发展定位,深化产品和服务创新,成为推动养老金融市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切实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养老保障需求。”银保监会表示。第一财经记者发现,已有养老保险公司开始对旗下个养产品采取了关闭续期、终止清算等措施,以此落实压降清理要求。强化养老主业,压降偏离业务“《通知》出台的核心目的是推动养老保险机构聚焦养老主业,服务客户多样化的养老保障需求,压降清理养老特点不明显的业务,预计养老第三支柱大有可为。”国泰君安表示。《通知》的9条内容分别从发展定位、业务方向、风险隔离、正本清源、强化监管五个方面,对专业养老保险机构提出了要求。“应当坚持专业性养老保险经营机构的发展定位,聚焦商业养老保险、企业(职业)年金基金管理、养老保障管理等具备养老属性的业务领域,积极参与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建设。”《通知》显示。基于这一定位,《通知》划定了养老保险公司的主要业务方向,鼓励养老保险机构重点发展安全性高、保障性强、满足长期或终身领取需求的商业养老年金保险以及其他具有一定长期积累养老金功能的商业保险。支持符合条件的养老保险公司参与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算上前几个月获批筹建的国民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从年至今,我国已有10家专业养老保险公司。尽管专业养老保险公司是伴随着企业年金制度的诞生应运而生,但随着养老保险公司的发展和养老金管理的市场化进展,其逐渐向多元化经营方向发展。从养老保障体系的角度来看,专业养老保险公司在第一支柱的基本养老金、社保基金的市场化运作中承担投资管理人的角色;在第二支柱中承担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的受托人、投管人等多重角色。海通证券数据显示,截至年三季度末,全国企业年金积累基金亿元,法人受托管理规模达亿元,其中养老险公司受托管理规模合计占比达73.7%。相比第一支柱、第二支柱,专业养老保险公司在第三支柱上的参与度较弱,其中部分养老保险公司并不涉及商业保险产品的经营,仅有个别几家参与了税延养老险的发行或投资业务。与此同时,由于企业年金市场的竞争十分激烈,管理费一降再降,因此部分养老保险公司开始开展盈利性更强的保险资管业务,同时基于原保监会在年发布的《养老保障管理业务管理办法》开展的个人养老保障产品业务,也成为了大多数养老保险公司的重要业务。而上述这两项业务则成为了此次《通知》的重点打压对象。《通知》要求,养老保险机构原则上不得经营保险资产管理业务,包括受托管理保险资金和开展保险资产管理产品业务等。现有经营保险资产管理业务的养老保险公司,原则上应于年底前依法合规完成终止经营或剥离相关业务等整改工作。同时,需要持续压降清理现有个人养老保障管理产品。年6月30日前,适时停止相关产品新增客户,原则上于年底前完成存量业务清理。支持符合条件的养老保险机构开展个人养老保障管理业务转型与产品创新。尽管都是“原则上”,但《通知》也给出了相应的监管措施:“对于养老主业突出、业务发展规范、内部管理机制制度健全的养老保险机构,将对其探索开展经营管理模式创新、产品和服务创新,以及分支机构准入等给予*策支持。对于存在偏离养老主业、业务压降清理不到位、未能建立有效的风险隔离机制制度等问题的养老保险机构,将采取监管约谈、责令整改等措施,并不再支持其开展相关养老金融业务创新。”大部分养老险公司业务将受冲击“我们预计,《通知》要求的业务整改将涉及大部分养老险公司,其中国寿养老、太平养老、平安养老、泰康养老等将涉及压降个人养老保障产品业务,而平安养老、长江养老等将涉及终止或剥离保险资管业务。我们认为伴随各养老险公司业务回归本源,其养老产品供给及年金基金管理能力将得到加强。”海通证券表示。事实上,经过几年的发展,养老保障业务和保险资管业务在养老保险公司中的占比已然不低。根据平安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