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邦保险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不可小觑的强者 [复制链接]

1#

最近有小伙伴在后台留言,质疑互联网保险安全性问题。

互联网保险同样是保险,也是由保险公司在银保监会的监管下,销售的产品,与线下保险没有区别。

表面上看他是在质疑互联网保险,但本质上他是对在互联网上销售保险的保险公司没有信心。

很多互联网上的保险产品,与一些线下产品相比,性价比很高,但是大家在选择上仍然会纠结。

某些线下产品虽然价格贵一些,而且保障少一点或者收益低一点,但是背后的保险公司却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所谓的大公司。

而一些互联网保险产品,不论从保费保障条款还是收益上看都很完美,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就是它们背后的保险公司是大家没怎么听说过的。保险大多买的都是一份长期保障,时间线会拉长到十年、二十年甚至终身,很多人会担心买了所谓小保险公司的产品,一旦公司经营不善或是破产了,我们的保单该怎么办。

这种担心可以理解,但确实大可不必。

01

保险公司就没有所谓的“小公司”

保险公司的入行门槛还是很高的。保险法第六十九条有明确规定:成立保险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二亿元。而我们国内注册成立的保险公司,注册资本大多都要远远超过两个亿的门槛。

只是有钱还远远不够,想成为保险公司的股东也不容易。不仅需要有钱有能力,人品更要过硬。

保险公司的股东,最基本的要求是:有持续盈利能力,三年内没有失信、违法、偷漏税等行为。

而持股比例越高,要求还会越来越高。持股15%以上但不足三分之一的战略类股东,净资产不能低于10亿。持股三分之一以上的控制类股东,总资产不低于亿。

所以那些你看不上的、心存疑虑的所谓的“小公司”,背后的资金实力和背景,可能都远超你的想象。

02

入门还只是一个开始

进入保险行业之后,保险公司就会立刻被银保监会严格监管起来,定期对保险公司的各项指标进行考核评级。

最直观的就是每个季度的偿付能力充足率考核,这项指标是保险公司兑付保单能力的直接体现。只要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低于%,就会被银保监会盯上,然后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银保监会不会等到许保险公司不及格了才会出手,像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低于%,监管就会把它列为重点核查对象了。

03

最后的防线

在如此严格的监管下,保险公司就真的不会破产吗?虽然这个概率很小,但也不是绝对的。年,安邦保险就因经营不善被银保监会接管了。

保险公司经营的好不好,其实大家并不是真正关心,我们最在意的还是自己手中的保单能不能按照合同兑付。如果保险公司出现问题,我们手中的保单应该怎么办?

即使出现保险公司破产的情况,我们手中的保单依然有保障,这个保障就是保险保障基金。这也是保险行业里的“最后一道防线”。

银保监会要求保险公司每年从保费中拿出一部分资金成立保险保障基金。当一家保险公司出现重大问题或是破产,那么这家保险公司的特定长期保险合同就会转让给其他保险公司,即使没有公司接手保单,银保监会也会指定机构去接手这些保单。

根据《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保险保障基金会视情况给予接管公司一定的救助金。

个人保单:救助金额不超过保单利益的90%。

机构保单:救助金额不超过保单利益的80%。

大家看到个人保单的救助金额不超过保单利益的90%时,心里不要慌,这90%并不代表你的保单只能兑付保额的90%,这只是保险保障基金给接管公司救助金的额度,与你手里的保单并无关系,你的保单仍然会按照合同内容全额给付,该拿多少就能拿多少。而且保险不设保障金额上限,不像银行那样,只保证50万以内存款的兑付。保险公司会严格按照合同内容给付保单,即使保额上百万上千万,也不会受到影响。

但是需要强调的是,这个只适用于长期健康险、年金险、人寿保险等保单,如果保险公司破产,短期保单的利益还是会受到一点损失的。比如一年期的意外险,5万以内的保额可以全额赔付,超过5万的就只能赔付90%了。但破产的概率还是比较小的,也不用过分担心。

所以大家在购买保险的时候谨慎是对的,但也不要太过于纠结保险公司的大小和安全性,还是应该把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