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邦保险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7哥说保险保险业的风险从哪来 [复制链接]

1#

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和由此带来的不确定性,以及保险行业内部经营管理的风险隐患,都有可能对保险业产生较大的风险隐患。从外部经济环境看,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策转向,美国加息、大规模减税,尤其是中美贸易摩擦已经成为我国面临的首要的外部风险,人民币汇率波动,连带国内游资外流,加剧我国金融市场的输入性风险,可能导致国内股市等金融市场的大幅波动,进而波及保险市场和险资的投资,形成潜在外部经济风险。从保险行业自身看,部分保险市场乱象可能引发系统风险。

(一)保险公司举牌可能引发潜在的系统风险

近年来,随着保险资金运用市场化改革加快,险资投资限制有所解绑,投资范围不断拓宽,激进的保险公司利用发行保险产品获得的资金,频繁举牌上市公司股票。仅年一年,利用险资投资A股上市公司持股比例超过5%的保险公司将近40家,被举牌上市公司至少有35家,涉及银行、房地产、能源等多个行业。这其中,中小保险公司是举牌上市公司的主力,举牌的资金来源主要为保费收入,尤其是万能险、分红险等保险理财产品保费收入。由于投连险、万能险等保险理财产品可以将80%以上的保费资金投资于股票,为了获取高于预定利率的收益,这些保险理财产品纷纷加大股票投资,险资一度被认为“门口的野蛮人”。

年1月4日,A股指数熔断机制触发,保险资金重仓股票板块下跌5.2%,保险板块下跌6.7%。之后,股票市场单边下跌趋势一度加剧,这些利用保险产品发行资金举牌的保险公司投资接连亏损,如果再加杠杆,投资损失更大,一旦保险公司再利用股票进行质押贷款、权益互换等衍生交易,造成的风险更是难以估量,甚至能在短期内迅速造成保险公司的流动性枯竭。这将严重损害保险客户的本金及收益,可能引发退保潮。在保险公司与金融机构以及被举牌上市公司为代表的实体企业的关联性明显增强的情况下,一旦保险公司发生危机,很容易将风险传导至其他金融行业,甚至波及实体经济,可能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

(二)流动性风险

我国保险业的流动性风险主要由于短存续期理财型产品的退保和以往正常寿险产品的到期给付,与新产品接续不足叠加而成。过去几年,随着人身险产品费率市场化改革、险资运用渠道放开,中短存续期理财型产品的销售一路高歌猛进,增速长期超过原保险保费收入。我国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从年末的亿元增加到年末的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4.6%;投连险独立账户新增交费金额从年的83亿元增长到年末的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3%;直到年监管机构约束规范投连型保险产品发行,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投连险独立账户新增交费金额才快速回落(如图2)。在监管严厉整治投连型保险产品的背景下,年1月到7月,我国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亿元,投连险独立账户新增交费亿元,才逐步回归到相对正常水平。

单位(亿元)

中小险企通过快速销售中短存续期产品,大量获取短期负债资金,为保证高于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期限错配、“短钱长投”成为市场广泛选择。这在货币*策收紧时,可能出现流动性紧张和成本上升的再融资风险,在投保人集中退保的阶段也会使公司出现资金紧张的局面。年和年就曾经爆发过两次客户大规模对投资连结型保险产品的退保风波,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造成了严重的危机,甚至影响了社会稳定。年底到年初是中短期存续产品的销售高峰,其期限多为两到三年。随着这批产品逐渐进入退保期,—年将是中小险企的退保压力最大的时期。从数量上看,年寿险行业满期给付及退保金额达亿元,年突破万亿大关升至1.2万亿元,其中高现价产品的退保给付占到了55%的份额。年全年,我国保险业将面临超过1.5万亿元的满期和退保给付压力,这带来的流动性风险将急剧上升。尤其是部分激进型寿险公司面对监管压力,调整业务结构,在保费收入下降的同时,退保金却大幅增长,满期给付总量处于高位,现金流将面临严峻考验。根据年保监会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保险业风险防控工作的通知》,流动性风险被列为首位,监管层要求保险公司从管理机制、市场监测、应急处置等方面,针对性地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也说明了流动性风险形势的严峻。

(三)保险多元化经营可能引起的风险传导

近年来,我国保险公司多元化经营快速发展,保险业与其他金融业、房地产业之间的风险关联度增加,加剧了其他金融体系乃至房地产风险向保险业的风险传导。首先,以平安集团、中国人寿、安邦集团为代表的大型保险集团已经基本聚齐金融牌照。比如平安集团是我国最大的综合化金融集团之一,覆盖包括保险、银行、证券、信托、期货、基金、融资租赁等7项传统金融牌照业务,且在资管、投资、第三方支付、互联网金融上深耕多年,产业链已经延伸至居民的医、食、住、行、玩等各领域。中国人寿持有保险、基金、银行等传统金融牌照,参股重庆信托、中信证券、中粮期货等,已经基本集齐金融全牌照。安邦集团是资本市场最为活跃的险企之一,拥有寿险、财险、资管、基金、租赁等多个牌照,收购成都农商行拥有银行牌照,通过收购世纪证券拿下券商牌照,在入股天津信托后,也已聚齐金融全牌照。虽然我国大型保险机构的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显著高于%的监管标准线,资本偿付能力充足(如图3)。但这些大型保险机构业务规模大,市场跨度广、风险溢出效应明显,有的已经具备了系统重要性保险机构的特性,对这些大型保险机构的监管尤其重要。

其次,各路民营资本广泛参股控股保险机构。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至少有28家民营资本通过并购收购持股保险公司,规模比较大的有明天系、中植系、复星系等,这些民营资本在持股银行、证券、信托、期货等金融机构的同时,还控股参股保险机构。比如明天系控股天安财险、天安人寿、华夏保险、生命人寿、国信人寿,参股长城人寿、中再人寿、中再财险、新华人寿;中植系参股恒邦财险;复星系实际控制复星保德信人寿、永安财险。此外,房地产商也在积极跨界经营保险业务。截至年9月末,全市场至少有32家险企的股东有地产背景,房地产企业作为单一股东持股比例超过10%的险企超过一半。比如宝能集团控股前海人寿,恒大集团控股恒大人寿,万达集团成立万达财险,江苏上市地产公司新城控股设立国峰人寿等。民营资本投资保险公司,往往是看中保险的融资杠杆,将其视为低成本吸金通道,变相为股东输血。尤其是前海人寿、珠江人寿、信泰人寿、国华人寿等中小险企,通过设置较高的万能险投资回报率,疯狂发行理财型保险产品,利用险资向股东输血,进行激进的增资。保险业如果通过发行保险产品尤其是万能型产品的方式,滥用“资金抽水机”功能,就可能出现功能异化,从而成为系统风险的制造者。

同时,各路央企等实体企业也在布局保险。比如国家电网控股英大泰和人寿、英大泰和财险,国电集团控股长江财险、瑞泰人寿,南方电网控股鼎和财险,华能集团控股永诚财险,中石油控股中意人寿、中意财险等。此外,医药、实业、电商等也纷纷入局保险。比如武汉中央商务区建设投资收购民安财险51%股权、同方股份收购海康人寿50%股权、华邦控股收购华农财险20%股权、蚂蚁金服收购国泰产险60%股权等。一时之间,保险牌照成为市场青睐的“香饽饽”,各路资本都想从中分得一杯羹,新设保险公司出资、增资主体混乱,保险与房地产、实体企业等的业务交叉性、风险关联性明显增强,市场乱象格外明显。

在金融的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通道打开之后,金融领域的其他风险极易传导影响到保险行业。在《关于进一步加强保险业风险防控工作的通知》中,监管机构强调要“加强外部风险摸排和管理,切实防范外部传递性风险”,其中重点提到信用风险的爆发可能会造成保险公司债券投资的巨大损失,以及股市的大幅波动,金融市场的灰犀牛、黑天鹅事件也可能危及保险机构。目前保险之外的金融子系统中的风险,如债市违约、银行坏账等风险均“极易传染”。年下半年以来,债市违约攀升,一级市场发行成本逐月上升。

截至年7月末,全国已有31只企业债券违约,超过年全年28只债券违约量,涉及债券余额达亿元。企业负债率高和利润下行,使其偿债能力进一步减弱;与此同时一些强周期的信用债到期,兑付压力升高。根据银保监会统计数据,截至年二季度,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亿元,不良贷款率达到1.86%,比一季度末增加0.11%。其他金融子系统的风险通过保险资管等途径也可能成为保险业的金融风暴眼。各式各样的资管产品如各类债权、股权和项目资产支持计划,加强了保险业与其他金融体系在资本、资金、产品等方面的联系,其他行业、市场的风险会通过股权控制、资金交易等渠道传导到保险业这个子市场。保险与其他金融行业的交叉业务,使传统金融风险在保险等金融机构之间传染的速度明显加大,扩大了风险的外溢效应,使保险业受到系统风险影响的概率和程度增加。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