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邦保险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中国创投资金将进入资本寒冬安邦智库
TUhjnbcbe - 2024/2/25 17:35:00

资本过剩之下的风投兴起,本身就是泡沫化的一种,这一次泡沫挤去之后,资本市场将会进入一个相对更“实”的阶段。

随着收购了摩拜单车的美团上市招股说明书的曝光,摩拜单车的弥天大谎也重见天日。无论是单车投放数量还是用户数都与宣传的数值相差一倍以上。

在我们重新审视共享单车泡沫到达巅峰之后已经开始衰落的今天我们发现,随着美联储缩表和升息开始的全球金融去杠杆,以及国内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金融监管趋严等因素,“资管趋紧”、“募资艰难”、“退出艰辛”成为了中国创投行业的新特点。

中国创投行业

大洗牌

过去的20年,中国股权投资总额超过了4万亿元人民币,到今天为止投资了4万多家企业,更是培育了多家上市公司,成为了中国经济增长不可忽视的力量。可以说,在过去创业投资曾经改变了美国,在最近20年这样的方式也改变了中国。

不过如今,曾经如火如荼的创投行业正在从淘金期进入炼金期,中国创投行业将面临大洗牌。安邦预测,在不久的将来,熬不过这个“资本寒冬”的创投资本将倒下。

对于创投行业面临的种种问题,安邦智库认为,募资难是现在创投基金面临的首要难题。因*策、市场等各种因素的叠加,创投行业今年募资规模出现大幅下降。

过去3年,一些相对不错的公司基本不会担心募集不到钱。创投在去年就已经给所投资的公司进行了提醒,能拿钱尽快拿,不要太在意估值,拿得越多越好,这个冬天肯定是要来的。

另一方面,是创投基金正跟随投资企业踩踏套现。今年以来,科技类企业掀起了IPO热潮,纷纷在美国和香港上市,不顾低估值和破发,也要赶上最后一班车。否则,如果掉队就意味着死亡。

从“危机三角”理论看

创投基金困境

对于这种情况,在安邦智库研究团队看来,并不是个别基金的经营风格或风控的问题,而是整个行业的环境在变化。

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全球资本货币的大周期。早在年,安邦智库首席研究员陈功先生曾在《颠覆世界的城市化》一书中阐述过“危机三角”理论,在他看来,城市化带来资本过剩的局面,而资本过剩会导致金融危机,出现资本泡沫破灭。

风投的兴起和衰退也是符合这个规律,当流动性前所未有地宽松,利率前所未有的低,甚至有负利率,这种宽松环境一方面为创投基金提供了丰富的资金来源;另一方面,也吹大了资产泡沫,提升了创投资金的回报,制造出了一个个创投“风口”。

然而今天,全球进入资本货币紧缩时期。全球金融去杠杆,一方面资金来源缩水,资金成本提升,另一方面资产泡沫的压缩和破灭,也将降低投资收益,两个方面都造成创投基金的困境。

如果说创投基金是在金融宽松的波浪上跳舞,已经习惯了“不差钱”的环境,当货币浪潮跌入谷底的时候也会摔得很惨。这也是“危机三角”所揭示的必然结果。

挤去泡沫

资本市场由“虚”就“实”

其实,从实体经济的角度来看,中国创投资金面临大洗牌也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情。

如今,全球经济情况不好,新兴市场动荡,资金大量流出,宏观周期带来了资本周期的变化,结果是流动性环境出现变化。中国经济同样会出现一轮调整,在资本市场也会受到影响。

原来创投只要在风口上砸够钱,就能够大概率养出头部公司,然后获得十倍、百倍甚至千倍的回报,形成行业泡沫。

但是当风口过去,融资环境发生很大变化,资本市场的“关门效应”出现,过去风口上的企业和风险投资,遭遇到融资难、资产交易难、上市难、退出难,大批科技创新企业如果不能上市套现,将无法生存。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如今可以看到,当前创投投资的中国高科技企业正在加速IPO上市以套现,上演危机之前的“活命大逃亡”。

不仅如此,中国不断强化金融监管环境,也会挤出资本过剩之下的泡沫。尤其是对今后的风投游戏而言将是雪上加霜。随着金融不断爆仓的出现,出于化解金融风险的需要,监管方面对于各类资金的约束和管理会趋于严格,为创投行业增加了巨大的监管成本,无论是资管新规,还是注册备案的趋严,使得各类创投基金都面临各种难,中小类型的创投基金无法生存,在严监管的约束下必然影响行业的发展。

风险投资就是消灭财富的一种方式。年的金融危机为美国消灭了11万亿美元的财富。这一次清算到来时,随着风口的消失,有多少“猪”会掉下来从数字上还难以估算。

资本过剩之下的风投兴起,本身就是泡沫化的一种,这一次泡沫挤去之后,资本市场将会进入一个相对更“实”的阶段。当然,这个过程中会有大量的机构、企业和投资者个人付出代价,会有数量庞大的资金会被毁灭掉,相当多的财富会烟消云散。

延伸阅读

中国科技企业IPO“井喷”

上演“活命大逃亡”

来源

ANBOUND宏观经济研究中心

《每日金融》第期

从年开始,中国科技类企业掀起了第三次上市潮。普华永道发布的报告显示,受中国企业海外及香港上市数量增加影响,年下半年中国TMT企业IPO数量共有49起IPO,共计获得约人民币亿元的融资额。于年第4季度上市的阅文集团(融资额约74亿人民币)、趣店网(融资额约60亿人民币)及易鑫集团(融资额约57亿人民币)为年下半年最大的中国TMT企业IPO。

年上半年,中国TMT企业IPO共计26家,相比年同期(59起)下滑56%,但融资金额达亿元,同比猛增%。从具体行业来看,软件与服务行业公司IPO共计14起,占比54%;技术硬件与设备行业公司IPO共12起,占比46%。其中,工业富联(富士康)、爱奇艺、哔哩哔哩(B站)三家企业IPO募资规模在今年上半年所有上市TMT企业中排名前三,三起IPO融资额占到上半年中国TMT企业融资总额的77%。

具体来看,富士康工业互联网公司今年二季度在A股主板上市,融资额约亿人民币;视频网站爱奇艺、哔哩哔哩一季度相继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融资额分别为约亿人民币、约30亿人民币。在上市地点选择方面,更多国内TMT企业选择赴香港、海外市场上市。今年上半年,赴香港、海外市场上市的TMT企业数量达12家,去年同期仅1家。

由于上半年国内IPO速度整体呈现出放缓迹象,而香港市场由于各项新规的出台及相对宽松的上市条件吸引了一批TMT企业赴港上市。今年是港股市场上市大年,下半年在中国铁塔、小米等重量级IPO带动下,预计热度还会持续。

危机之前的“活命大逃亡”

与中国企业IPO井喷向对应的似乎是科技行业发展的热潮,但如果仔细看,这一轮IPO热潮却更像是危机之前的“活命大逃亡”。

一个原因是,港交所的同股不同权改革利好是吸引科技类公司上市的因素之一。在香港整个的市场环境目前比较悲观的情况下,虽然美股在科技股的带领下连创新高,但中国科技类企业仍扎堆香港以低估值上市,反映了其IPO的急促,想要在大门关起之前,抢着“上车”。

另一方面,不少企业上市之后遭遇破发。根据Wind数据统计,今年上半年赴港上市的中资公司里,有13家在上市首日就跌破了发行价。据彭博汇编的数据显示,在过去一年赴美IPO的21家中国科技公司中,有三分之二的股价已经跌破发行价。

与之相对应的是,科技股作为美国股市的“独角兽”几乎是美股上涨动力的唯一来源,上半年科技股对标普指数涨幅的贡献率高达98%。

在这种环境下的下跌,只能说明投资者对应中国科技类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创造能力存有疑虑。

从表面来看,市场环境因素,IPO“井喷”导致资本市场出现压力,资金面承压等因素,但从根本上看,中国科技企业不顾低估值的上市,同时遭遇大面积破发,反映了一个问题,即科技企业正在通过IPO踩踏,搭上科技投资浪潮的“最后一班车”。

为何这些“新经济”企业

上市如此急迫呢?

一个原因是移动互联网的创新模式难以持续,不能再实现超预期的增长。这一轮扎堆赴境外上市的“独角兽”公司,几乎都是基于移动互联网发展而来的,在商业模式不发生改变的前提下,已经难以再依靠“流量”获得市场规模和盈利能力。

另一个值得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创投资金将进入资本寒冬安邦智库